您的位置:首頁

臉部帶狀皰疹中醫療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得臉部帶狀皰疹, 由於病變部位是在臉上, 因此病人的情緒很受影響。 臉部的治療要很細心, 否則很可能會留下疤痕。 臉部帶狀皰疹雖然治療過程有寫繁雜, 但是還是有不少治療方法。 下面就是我所提供的中醫治療方法,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1)辨證用藥:

①肝膽實熱型:法宜清熱利濕, 解毒止痛, 藥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 黃芩10g, 梔子10g, 板藍根15g, 大青葉15g, 澤瀉10g, 車前子15g, 元胡10g, 赤芍10g, 生甘草10g, 發於頭面者加菊花;發生于上肢者加桑枝, 片薑黃;發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皰者加丹皮, 白茅根;口乾渴者加生石膏, 知母;大便乾燥者加大黃;皮疹繼發細菌感染者加雙花, 公英;年老體弱者加黃芪。

②脾濕肺熱型:法宜健脾利濕, 解毒止痛。 藥方:除濕胃苓湯加減:茯苓15g, 生白術10g, 陳皮10g, 厚樸10g, 大青葉15g, 生薏米30g, 澤瀉10g, 元胡10g, 車前子15g, 生甘草10g。

③氣滯血瘀型:法宜活血化瘀, 行氣止痛,

兼清餘毒。 藥方:活血散瘀湯加減:桃仁10g, 紅花10g, 雞血藤15g, 鬼箭羽15g, 元胡10g, 川楝子10g, 地龍10g, 木香6g, 陳皮10g, 雙花藤15g, 正氣尚盛者加川軍破瘀;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 黨參扶正。

(2)外用治療:紅斑, 小水皰時可用雄黃解毒散30g, 化毒散3g混勻後與水調敷或用新鮮馬齒莧或白菜幫搗爛後混合調敷, 糜爛破潰時可用硼酸雙黃連液(3%硼酸液2000m1加雙黃連0.6g)清理, 濕敷, 水紗條貼敷, 結痂時用化毒散膏, 黃連膏, 後遺神經痛時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脫色拔膏棍加濕化貼。

(3)單方成藥:急性期可用龍膽瀉肝丸加板藍根沖劑, 亦可用除濕丸加舒肝丸;後遺神經痛時可用健脾舒肝丸加活血消炎丸。

臉部帶狀皰疹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靠藥物, 大家也是要靠自己。 臉部清潔工作也要做好,

在用藥的過程中還要從外部進行治療。 內外結合痊癒的會更快, 而且做好外部清潔有助於皮膚的再生, 不會留下疤痕。 不管是誰都不希望自己臉上有疤痕, 因此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