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午香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Wǔ Xiā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Stickyhair Pearleverlasting

 【別名】香附草、野辣煙、五香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aphalis bulleyana (J. F. Jaffr.) Chang [Pluchea bulleayana J. F. Jeff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切碎, 曬乾。

【原形態】粘毛香青 一或二年生草本, 高30-80cm。 全株被蛛絲狀白色綿毛及鏽褐色粘質帶柄而多節的腺毛。 根垂直, 粗壯。 莖直立, 有溝, 通常有分枝。 蓮座狀葉倒卵圓形, 長達9cm, 寬達4.5cm, 下部漸狹成翅狀短柄和上產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 長3.5-10cm, 寬1-2.5cm, 沿莖下延成楔形寬翅, 先端尖, 邊緣平, 兩面有腺毛, 脈上被長綿毛;最上部葉狹小, 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多數,

在莖端及枝端密集成複傘房狀;花序梗棖達6mm;總苞倒卵圓狀, 長5-6mm, 寬4-7mm;總, 苞片4-5層, 直立, 淺褐色, 透明, 外層卵狀長圓形, 先端鈍, 被蛛絲狀毛, 內層長匙形, 長5-6mm, 最內層寬線形, 有長達全長2/3的爪部;花托蜂宣傳員狀;頭狀花序週邊有多層或少層雌花, 喘有4-5個或達30-個雄蕊。 瘦果長0.6-0.7mm, 長圓表, 有微腺體。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高山陰濕草坡地及低山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懷狀鑒別 全株棕黃色, 長可達100cm, 被白色綿毛, 上端多分枝。 莖圓柱形, 縱皺紋明顯, 直徑2-8mm。 質脆, 斷面黃綠色, 中心有白瓤。 葉互生, 全緣, 倒卵形或倒披針形, 基部楔形, 下延成翅。 花白色, 頭狀花序。 氣清香, 味苦涼。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 :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

油細胞類圓形。 導管網紋和孔紋, 直徑7-30μm。 纖維梭狀。 氣孔平軸式。 腺毛多數。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咳。 主風熱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2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