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婚禮前新娘患上了躁狂症


一枚戒指、一張證書、一場宴席之後, 一個曾經“在水一方”的女子, 就要告別單身、告別天馬行空的浪漫了, 這個時候, 心裡的失落在所難免, 因為角色即將轉換。 生理角色的轉換比較容易, 盤起頭髮穿上嫁衣就行;心理角色的轉換則面臨重重考驗:以後, 有些事情就不能一味任著自己的性子去做了, 有些自由就將拱手奉送了, 而有些滋味, 恐怕也將再也沒有機會去品嘗了……於是, 有人開始變得“躁狂”起來, 建寫真網站、找初戀情人、去撒哈拉、會夜店牛郎……什麼刺激做什麼, 以此作為對單身生活的“祭奠”, 同時也借機轉移內心的不安。

婚後的生活到底怎樣,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 所以准新娘們最後的瘋狂, 大有臨上戰場前喝壯行酒的悲壯意味--管它將來怎樣, 我現在“爽”夠了, 上戰場就算犧牲也不怕了。

應該說, 婚前的綜合症, 每個人都會有一點, 只要稍加調適、增強溝通, 就會很快煙消雲散;但過度“躁狂”, 做一些可能要付出相當的成本和代價的事情, 則需要我們仔細思量思量了:

1. 問問自己;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人的行為背後, 一定有某種隱含的需要和動機。 婚前的任何“非常態”行為和決定, 其實都不過是我們內心那個強烈需要的外在反映而已。 問問自己:我現在想做的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想通過它達到怎樣的目的?做完之後,

目的是不是真的可以達到呢?

2. 問問自己:除此以外, 有沒有其他替代的途徑?

“條條大路通羅馬”--達到目的, 其實並不只有一種選擇途徑。 假如我們現在的選擇可能要支付更大的成本, 那麼想想看:有沒有一個成本低一些的選項呢?即使每種選擇都可能帶來一些傷害, 也要“兩害相全取其輕”。

3. 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結婚?

結婚前的情緒波動, 也可能是對婚姻本身的阻抗--倘若結婚令你如此痛苦, 那麼, 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呢?

4. 問問新郎:他怎麼看待“婚姻”、“自由”、“性”以及其他任何你關注的話題?

婚前的“躁狂”, 有一部分是由於對婚姻的誤解而導致的恐慌引起的。 其實, 婚姻雖然不象人們期望的那樣美好,

但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可怕, 與你的未來伴侶多多探討一些與婚姻有關的具體話題, 你會發現:其實有些東西不但不會隨著婚姻死去, 相反, 還有可能在婚姻中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