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正確的健康養生10大黃金時間,如果您不知道就白練了

堅持養生的好習慣當然重要, 不過, 如果你抓住了養生的黃金時間, 效果會更上一層樓哦!

散步飯后一小時

“飯后走一走, 活到九十九”, 但是從消化功能而言, 飯后胃正處于充盈狀態。 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 以便進行初步的食物消化。 若飯后馬上外出行走, 會延緩消化液的分泌, 阻礙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后45分鐘至60分鐘走一走, 熱量消耗大, 有利于減肥。 如果在飯后兩小時后再散步, 效果會更好。

泡腳晚上9點

腳離心臟最遠, 養分與血液不易得到。 睡前用溫水泡腳,

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加速新陳代謝。 泡腳的黃金時間在9點左右, 此時泡腳, 腎臟能得到放松。

洗澡睡前90分鐘

每天晚上睡覺前, 來一個溫水浴(35℃~45℃), 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松弛, 血液循環加快, 幫助你安然入睡。 不過體溫太高也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 影響睡眠質量。 因此, 臨睡前才洗熱水澡絕不明智。 最好的做法是, 在睡前90分鐘沐浴, 這樣等到臨睡時, 體溫剛好降到最適宜睡眠的溫度。

喝牛奶餐前30分鐘

專家介紹, 喝牛奶的最佳時間是餐前30分鐘。 因為研究發現, 吃同樣的一餐, 如果在餐前30分鐘先喝牛奶, 然后再吃飯, 能最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反應。 而且, 在餐前30分鐘喝牛奶, 還能降低進餐時的自主能量攝入, 幫助預防肥胖。

刷牙飯后半小時

早上刷牙只能清新口氣, 事實上吃完飯半個小時之后再刷牙最好, 特別是晚飯30分鐘后刷牙更好, 這對預防齲齒有重要作用。 專家表示, 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 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 使牙齒受到損害。

吃水果飯后半小時

專家介紹, 水果中的糖可直接被小腸吸收。 而我們正餐時所吃的主食、肉類等混合性食物中含淀粉、蛋白質較多, 在胃內需停留一段時間才能被消化。 如果餐后馬上吃水果, 消化慢的混合性食物會阻塞消化快的水果, 即所有食物在胃內攪在一起, 易出現胃脹、泛酸等不適癥狀。 所以, 至少要在正餐后半小時吃水果, 或者在兩餐之間, 如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吃更好。

喝茶飯后1~2小時

用餐1小時后。 不少人喜歡飯后馬上喝熱茶, 這是很不科學的。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 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 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

曬太陽上午9點、下午4點

專家說, 選擇上午9-10點, 下午4-5點曬太陽最佳。 此時正值紫外線中的a光束占上風,

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 可以促進腸道鈣、磷吸收。 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松的能力, 并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有利于增強體質, 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午睡13點左右

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 很容易入睡;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 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 而人在睡后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

鍛煉16點-18點

人類的體力發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 均以下午或接近黃昏時分為最佳。 此時, 人的味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最敏感, 全身協調能力最強, 尤其是心律與血壓都較平穩, 最適宜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