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肢冷是什麼意思
畏寒肢冷是中醫上的一個名詞, 主要指的是體寒。 體寒的人往往存在肢冷、腹瀉、怕風吹等臨床表現, 尤其一進入寒冷的冬季, 體寒的人由於末梢神經血液迴圈不太好, 總是會感到四肢寒冷或是膝關節處發陣陣發涼, 而且這類人群還往往伴有腰膝酸痛、口淡不渴、貧血、血壓低等症狀。
一、畏寒肢冷的含義
畏寒肢冷是由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導致。 “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風吹的感覺。 “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 甚至冷至肘、膝關節的症狀。 “畏寒肢冷”往往伴隨腰膝酸痛、神疲倦臥、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症。
二、畏寒肢冷是怎麼引起的
1.導致畏寒肢冷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 認為是因為氣溫的關係導致畏寒肢冷, 在寒冷的冬季, 氣溫低, 很多人抗寒能力不強, 血液迴圈較差, 末梢神經血液迴圈不好, 就容易造成畏寒肢冷的狀況。 然後, 如果有貧血、低血糖的患者也容易畏寒肢冷, 主要是因為這些人氣血不足, 導致臟腑功能減退, 因此就有畏寒製冷的現象。
2.其次, 經常吃一些良性食物的人, 也容易畏寒肢冷, 寒性和良性的食物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如果本身就是虛寒體質的人, 經常食用的話就容易導致畏寒,
3.此外, 貧血, 血壓低, 甲狀腺功能低下, 植物神經紊亂等都有可能引起四肢冰冷。
4.最後, 是因為不愛運動, 血液迴圈很難迴圈到末梢神經, 因此導致畏寒肢冷。
三、畏寒肢冷怎麼辦
平時我們可以通過運動、泡腳、按摩等方法來改善肢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