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Dà Yè Pái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大葉過路黃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fordiana Oliv.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根莖粗短,
發出多數纖維狀根,
莖通常簇生,
直立,
肥厚多汁,
高30-50cm,
圓柱狀,
散佈稀疏黑色腺點,
通常不分枝。
葉對生,
莖端的2對間距短,
常近輪生狀;具短柄或近無柄,
中部葉柄長6-20mm;葉片橢圓形,
闊橢圓形以至菱狀卵圓形,
長6-18cm,
寬3-10(-12.5)cm,
先端銳尖或短漸尖,
基部闊楔形,
上面深綠色,
下麵粉綠色,
無毛,
兩面密佈黑色腺點,
側脈4-6對,
在下麵稍隆起,
網脈纖細,
不明顯;近莖基部的1-2對葉退化呈鱗片狀。
花序為頂生縮短成近頭狀的總狀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
長1-1.5cm,
密佈黑色腺點;花梗極短或花序下部的長達6mm;花萼長6-12mm,
5分裂近達基部,
裂片長圓狀披針形,
寬2-3.5mm,
密佈黑色腺點;花冠黃色,
長1.2-1.9cm,
基部合生部分長4-5mm,
5裂,
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先端鈍或稍尖,
有黑色腺點;雄蕊5,
花絲下部生成高約3mm的筒,
分離部分長3-4mm;花藥卵形;子房卵珠形,
花柱長約7mm。
蒴果近球形,
直徑3-4(-5)mm,
常有黑色腺點。
花期5月,
果期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密林中和山谷溪邊濕地,
垂直分佈上限可達海拔800m。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主黃疸;浮腫;泄瀉;跌打損傷;疾病;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