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運載火箭進入待發射狀態
9月28日,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進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3時起, 相繼實施燃燒劑和氧化劑加注, 至18時, 450餘噸推進劑全部加注完畢。

今晚9時16分至31分, 天宮一號將擇機發射。 昨晚6點, 運載火箭已完成推進劑加注, 發射前最後一道重要準備工作就緒。 這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昨天發佈的消息。
據介紹, 天宮一號將于今晚9時16分至31分擇機發射。 昨天下午1點至6點,
武平稱, 天宮一號此次將搭載300面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 神八上, 中德將聯合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太空人乘組已完成初步選拔, 太空人的訓練重點是手控交會對接技術。 我國首次選拔的女太空人正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 在不遠的將來, 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太空飛行的英姿。
武平稱, 中國已開展了載人登月的有關概念研究和綜合論證工作, 但尚未列入政府計畫, 無具體時間表。
2012年底前, 中國將完成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 實驗艙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 可滿足3名太空人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 前端安裝被動式對接機構, 可與飛船實現對接。 在交會對接任務中, 天宮一號扮演著引導者和指揮管理者的角色, 就像團隊中的“班組長”, 始終掌控著工作進度和進展。 當神八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搜尋和探索天宮一號的倩影之時,
這時, 天宮一號就承擔起了“班組長”的職責, 不僅要控制好自己, 還要照顧並控制好神八的狀態, 也就是突破組合體控制技術。 “完成組合體的控制和管理, 並非易事。 以前衛星也好、飛船也好, 都是自己管自己, 而現在天宮卻不能再獨善其身。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張柏楠解釋道, 對接成功後, 天宮一號要為神八供電, 起碼滿足500瓦的供電能力, 以補充飛船能源不足的問題, 這同時也是對將來空間站整個能源系統統一調配、統一管理技術進行試驗驗證。
天宮一號升空後也許會遇到一些“不速之客”, 包括微流星、空間碎片等。 為了防止這些“不速之客”的傷害, 它自身帶有防護板, 可以遮擋微小碎片對飛行器的撞擊, 而其自身2毫米-3毫米厚的金屬外衣, 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為了保護天宮一號在軌運行的安全性, 科技工作者們制定了專門的預警機制, 並用黃、橙、紅代表不同的預警等級。 紅色代表的危險級別最高, 即有可能撞擊到天宮一號的碎片。 為了精確計算空間碎片出現的可能性,
初步計算的結果表明, 天宮一號在軌運行的過程中, 是不會遇到危險的“訪客”的。 萬一遇到危險, 技術人員會在地面向“天宮一號”發出指令, 改變其飛行軌道及速度, 避開危險物後, 再回到預定的軌道繼續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