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在門診常常碰到久咳不愈的年青人來醫院就診,
查其胸肺絕大部分沒有異常變化,
但一看咽喉就不盡如人意,
90%以上咽後壁要麼如公園裡鵝卵石鋪的健身道,
長滿淋巴濾泡凹凸不平,
要麼咽後壁肥厚,
左右不對稱而且咽黏膜色澤紫暗,
要麼咽黏膜慢性充血,
要麼咽黏膜乾燥,
甚至發亮、光滑、菲薄,
常附有幹痂。
這些都是慢性咽炎的體征,
問其病史多有長期咽喉不適感和“哎哼”“哎哼”清咽的習慣,
這些症狀對身體既無大礙,
但治療起來卻十分困難,
治療不當往往終身不愈。
慢性咽炎系咽黏膜的慢性炎症,
常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
病人感到咽部不適,
有異物感,
發癢,
乾燥,
微痛。
分泌物有多有少。
較粘稠,
常附在咽後壁,
引起刺激咳嗽。
晨起常用力咳出咽部分泌物,
可引起噁心、嘔吐等現象。
多為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延誤治療轉為慢性,
或者各種鼻病後,
因鼻阻塞而長期張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
致長期刺激咽部,
或慢性扁桃體炎,
齲病等影響所致,
也可以因為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煙酒過度等,
另外全身因素如各種慢性病等都可繼發本病。
但根據近年來本人治療的多名兒童慢性咽炎患者的情況看,
青少年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徹底,
遷延成慢性咽炎者占絕大多數。
青少年上呼吸道感染遷延成慢性咽炎者通常有三種原因:一是年齡小,
不能正確向父母表達自己咽部不適的症狀而未引起家長重視;二是孩子怕吃藥、打針,
明知不適卻不肯向父母說;三是父母盲目害怕藥物的毒副作用,
病尚未愈即予停藥,
特別是在急性期過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好轉時最易出現上述三種情況。
聯想起半年前接診的王姓兒童,
只有6歲,
卻“哎哼”“哎哼”了兩年多,
家長間斷給抗生素治療毫無效果,
轉到我院中醫治療,
查其咽喉卻濾泡滿布,
經用中藥及蟲草製劑調治4月方始治癒。
根據20年的臨床經驗,
深感防治慢性咽炎要從孩子做起的重要。
慢性咽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因為慢性咽炎並非細菌感染。
部分病人自行到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
這樣濫用抗生素有害而無益。
因為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調,
引起二重感染。
正確的防治方法應消除各種致病因素,
如治療全身性疾病,
治療鼻竇炎。
注意營養,
增強體質鍛煉。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
在有粉塵或刺激性氣體環境中工作者應戴口罩。
特別是少年兒童的傷風、感冒必須認真對待,
徹底治癒。
一旦成為慢性咽炎,
中醫藥治療相對有較好療效。
慢性咽炎相當於中醫的“虛火喉痹”,
其病因病機為肺腎陰虛導致的虛火上升、咽喉失養。
治宜滋養肺腎、清熱化痰、潤喉利咽。
總之以辨證施治為本,
結合局部針對性用藥,
中草藥與有效的中成藥相結合,
扶正與祛邪相結合,
提高自身免疫力,
往往事半功倍。
本人常用下列中藥配方(僅供參考):1、湯藥:桑葉、菊花、杏仁、桔梗、蘆根(孕婦忌用)、僵蠶、麥冬、玄參、射干、浙貝、柴胡、百部、龍利葉、蜂房、甘草水煎服,
顆粒型慢性咽炎浙貝和蜂房要重用。
2、不便服湯藥者可用藥茶:①、五味子、麥冬、蟬衣、羅漢果用沸水沖泡後,
不拘時飲服,
功能清肺化痰,
止渴潤喉。
②、木蝴蝶、桔梗、蘆根、麥冬、綠萼梅以沸水沖泡,
功能養陰利咽,
行氣化痰。
對肝腎陰虛,
虛火上浮,
氣鬱痰結之咽痛不適,
咽喉異物感,
飲之有益。
總之,
慢性咽炎防重於治,
多給兒童一些關愛,
多給自己一些關愛,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致病因素,
就能有效地防治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