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電視劇惹的禍!原來直系親屬間不能獻血
發生意外, 親人相互輸血, 這樣的鏡頭在電視劇裡屢見不鮮。 可最近武漢一位市民要給等待做手術的父親獻血卻遭到拒絕, 這是咋回事?
其實大家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直系親屬不能相互輸血這是一個醫學常識。
直系親屬間為什麼不能相互獻血
輸血的過程, 本質上屬於移植的一種, 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的免疫反應之一, 也是最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 其發病原因簡單說來就是, 供血者體內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 在患者體內遷移、增殖,
為什麼血緣關係近, 發病率就高呢?
正常情況下, 受血者能把供血者淋巴細胞識別為“異己”而加以排斥, 這樣供血者淋巴細胞不能在受血者體內存在, 而當受血者與供血者有血緣關係時, 二者一部分遺傳基因相同, 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 不能識別供血者的淋巴細胞, 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細胞在受血者體內植活並增殖,
血液並非越新鮮越好
除此之外, 電視劇裡上演的在醫院就擼起袖子獻血的劇情也是不現實的。 而且血液不是越新鮮越好。 剛采出來的血液沒有經過病原體檢驗, 是不安全的。 目前血液中心所有的血液都要經過2套試劑、2組人員進行輸血傳播病原的檢測, 還要加做病毒核酸的檢測和血型確認。 采出的血液按要求的溫度保存在特殊的保養液中, 能夠保證在有效期內各種成分的有效性。 經過保存的血液淋巴細胞活性下降甚至死亡, 可以降低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率。
目前輸血技術已經進入成分輸血時代。
自身輸血是一種安全的輸血方式
輸血存在一定的風險, 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呢?那就是輸自己的血。 葉萍強調說, 自身輸血安全而有效, 但也可能給受血者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 臨床醫師和輸血醫技人員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征, 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 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等,
自身輸血方式有三種:
1、稀釋式自身輸血
是在患者麻醉後臨手術前, 經靜脈採集患者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暫貯存, 同時輸注晶體液或膠體液維持正常血容量, 在血液稀釋狀態下對患者施行手術, 所抽取的血液在術中或術後輸還患者。
2、貯存式自身輸血
就是把自己本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預先貯存起來, 以備需要時應用。
3、回收式自身輸血
是收集從患者傷口、體腔或關節腔流出的血液, 並在以後再回輸給該患者。
夫不宜為妻輸血
丈夫不宜給妻子輸血, 葉萍表示, 因為ABO血型相同的夫妻存在其他血型不合, 如果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後, 可產生針對其血型抗原的抗體。 妊娠時, 這種抗體可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
但同樣是移植, 骨髓的移植卻是親屬之間更易成功。 因為骨髓移植是要看白細胞上的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是否相合, 直系親屬相合的比率要高, 而輸血是主要考慮紅細胞的抗原抗體反應, 這是兩個不同的血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