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怎么辦?聽聽專家講解如何預防和治療
官兵在工作、訓練中, 可能因訓練姿勢不正確、久坐、久站引發腰酸、背痛等腰肌勞損病癥。 北部戰區總醫院骨科專家于海龍結合多年巡診和臨床診治經驗, 為官兵講解如何預防和治療腰肌勞損。
熟知病因
腰肌勞損是腰部肌肉及其筋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癥, 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或脹痛, 同時伴有腰背部僵硬等不適, 會因天氣變化時輕時重, 勞累后易發, 休息后可減輕。 醫學上又稱為功能性腰痛、慢性腰損傷、腰背肌筋膜炎。
腰肌勞損一般分為動力性腰肌勞損和靜力性腰肌勞損。
如果戰友出現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等癥狀, 且反復發作, 特別是在咳嗽、轉身等情況下, 誘發腰部一側或雙側劇烈疼痛,
精準治療
目前, 腰肌勞損以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是通過口服消炎類藥物, 消除局部的炎癥、水腫;康復治療一般采取按摩和運動療法, 也可通過針灸、推拿等方式緩解病情。
有的戰友患腰肌勞損后不敢動、不愿動, 覺得只有休息才能養好。 其實, 合理運動對腰肌勞損的康復有好處。 近年來, 國際醫療衛生領域推崇的腰肌勞損治療方式為運動療法,
小燕飛訓練。 身體俯臥, 雙臂放于身前, 兩腿向后伸直, 頭、上肢、下肢共同用力向上抬起, 呈燕飛狀, 堅持10秒, 每組10次, 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運動量。 訓練時, 四肢要離開地面, 保持腰背部肌肉緊張用力。
搭橋訓練。 身體平躺, 仰臥屈膝, 以雙腳、雙肘及頭后部為支點, 用力將臀部抬高, 呈拱橋狀, 堅持10秒, 每組10次, 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運動量。 訓練時要集中注意力, 時刻收緊核心區肌肉, 保持四肢力量均衡, 避免損傷頸部。
游泳訓練。 游泳是一種有氧運動, 可促進機體代謝, 鍛煉全身的核心區肌肉。 而且, 游泳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人體自身關節負荷, 降低關節損傷的風險。 戰友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泳姿,
高效預防
腰肌勞損雖可通過治療得到控制, 但仍可能反復發作。 預防腰肌勞損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正確坐姿。 長期伏案辦公的戰友要避免蹺二郎腿、傾斜或駝背;可適當調整座椅高度, 使雙腿屈膝90度, 大腿與地面平行;腰部不必挺得太直, 保持一定的前凸, 還可將靠墊墊于腰部, 避免腰部懸空。
提重物時注意姿勢。 提重物時應保持上身直立, 雙膝下蹲后再緩慢抬起重物。 這樣可以減少腰部受力, 防止造成腰部急性或慢性損傷。
適度運動。 預防腰肌勞損除了加強核心力量訓練,
科學防護。 腰部有陳舊性損傷的戰友, 進行體力勞動或久站、久坐時, 可以使用腰圍, 維持腰椎穩定, 減少腰部負荷, 防止造成二次損傷。 需要注意的是, 腰圍不能長時間佩戴, 否則會造成腰部肌肉失用萎縮。 (張昊聰 特約通訊員 白天任)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