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為啥缺少內在驅動力?教授的答案令人深思
我在上的早期兒童發展有一門課的教授, 我個人非常喜歡, 每次聽他講課總能聽到很多真實案例分享, 而這些案例總能讓我有很多很多的反思。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讓我觸動最大的例子。
教授當年給一個新上任的4歲孩子班級的班主任做輔導, 他發現這個年輕老師經常被班級裡那幾個不聽話、不按照老師指令參與集體活動的熊孩子而消耗掉所有的耐心, 常常還因此影響了她帶整個班級的心情。
放學後, 教授就找這位年輕老師談話, 年輕老師說, 她覺得讓每個孩子都過得充實是她的責任,
教授第二天帶了一座“思考者”雕塑的複製品再次走進課堂, 他把這個雕塑放在了教室中央的桌子上, 在桌子上豎起了一個牌子, 上面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一天同樣的情況發生了, 又有幾個熊孩子無所事事還到處搗亂, 教授就把他們叫到了這個桌子旁, 說, “看起來你們好像還沒決定自己要玩什麼, 那你們就呆在這個桌子旁想一下。 你們看到這個雕塑了嗎?它叫‘思考者’, 我們有時需要這樣安靜一下, 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幹嘛”。
非常神奇, 之前還吵吵鬧鬧的這幾個孩子, 真的就安靜下來了。 過了五分鐘, 其中一個孩子和教授說,
說完這個例子, 教授和我們分享, 現在不管家長還是老師, 普遍有一個怕, 就是怕孩子不做、怕他們無聊, 怕他們無所事事, 仿佛不幫助孩子安排好每天要做的活動就是“失職”。
但恰恰就是我們這樣的“盡職”, 讓越來越多的孩子缺少了內在驅動力。 那幾個所謂調皮搗蛋不參與集體活動的孩子, 也許他們只是需要時間去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而我們需要允許孩子在某個當下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內在驅動力最關鍵的就是從小喚醒孩子, 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從小追著孩子餵飯的, 長大後就盯著孩子做作業;從小事無巨細安排好玩這個玩那個的,
從小到大被安排好、被督促長大的孩子, 自然就不會有動力主動找事幹, 更加不會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 反正這一切都會有人告訴他們, 唯獨不是自己。
驅動力這件事看似很抽象, 教授卻說, 做起來其實挺簡單, 他常常會建議家長們, 在確保高品質陪伴的前提下(請大家注意前提), 每天故意讓孩子無聊一段時間。 一個孩子內在驅動力的形成就是可以自發地給自己找事幹, 而不是從小一直被保護著防止他們無聊。
0~2歲:逐漸慢一拍的無條件回應
特別是對於1歲前的孩子, 我一直是提倡對於孩子的需求要無條件回應。 孩子生命的第一年, 他就是通過我們撫養人的回饋來逐漸形成對自己和外界的認知。
但無條件回應, 並不意味著人盯人。 所謂無條件回應, 這裡面有幾大元素:行動回應、語言回應和回應時間。 從孩子剛出生一直到2歲, 我們可以逐步慢一拍:從“第一時間行動回應”、慢慢過渡到“慢一拍行動回應”、然後就是“第一時間語言回應”、最後變成“慢一拍語言回應”。
就拿孩子會扶站還不會走路舉例,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會扶站了, 馬上第一時間行動回應, 牽著孩子練習走路啊。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 如果我們慢一點點呢?如果我們只是用語言鼓勵呢?讓孩子內心激發起想要走路的意識,
可惜現實中常常是, 孩子還沒想要獨立走, 父母急不可耐地幫著牽著走。 於是孩子的驅動力從來不曾被點燃過, 反而愈發地依賴父母, “反正你們會幫我一切”。 關於走路, 戳->牽著寶寶學走路, 這樣的錯誤方式, 吃力不討好!
驅動力是內在燃起的一團火, 如果有人想幫你從外面點燃, 大部分情況下這團火很快就滅了
2歲後:高品質陪伴的前提下要留白
經常看我公號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 我經常會分享如何陪玩如何高品質陪伴(分別進入公號回復 玩耍 玩具)。 但高品質陪伴和讓孩子適當無聊, 從來都是不矛盾的。
儘管我每天都會認真規劃小D的啟蒙,
現在的世界其實是刺激過多,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從來坐不定, 沒有專注力。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不能怪孩子, 我爸爸常說自己小時候沒啥玩的, 看一片葉子都能入神到靜靜呆1小時, 不得不說, 到了如今這個社會這變成了孩子們的奢侈。
從小D兩歲後我就有意識地給她的生活留白, 一開始, 她是不適應的, 準確地說,我也是不適應的。但當我控制住“她需要我説明,她不知道自己要幹嘛”這個念頭後,我真的發現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會找樂子。
她一開始也會嚷嚷幾下,但慢慢地看我沒有回應,就自己玩起來了。有過把所有玩具都翻出來直到找到自己要玩的那個;也有過把紙巾一張張抽出來團成球,自己玩扔雪球的遊戲;還有過自己當老師“教訓”娃娃和兔子;當然也有過自己索性躺下來發發呆說說話玩玩手指的情況。
那段時間,我總是偷偷地在觀察,然後就會覺得這樣真的很寶貴。小時候知道自己想玩什麼,長大後就能知道自己想學什麼,上班後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父母/老闆讓我做的”,這就是內在驅動力萌芽的土壤吧。
現在的世界太喧鬧了,我們成年人每天都在忙忙忙、趕趕趕,但其實有時回頭看,我們也不知道在忙什麼,只是不這樣做讓我們感到不安。仿佛忙碌這個狀態可以掩蓋我們真正內心的焦慮。
這份焦慮和不安也不自覺地影響了我們的育兒,馬不停蹄地安排各種早教班、追著孩子後面各種催促、怕孩子無聊而買各種聲光電的“笨”玩具,卻唯獨缺少了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安靜的思考空間。
給每天的生活留白一點點,讓孩子體會一點點的無聊,這不是偷懶或撒手不管,而是一種智慧。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靜了,孩子才能學會靜下來了,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聽到自己的內心,才能瞭解自己。
適當無聊,滋養的卻是內在的驅動力!
準確地說,我也是不適應的。但當我控制住“她需要我説明,她不知道自己要幹嘛”這個念頭後,我真的發現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會找樂子。她一開始也會嚷嚷幾下,但慢慢地看我沒有回應,就自己玩起來了。有過把所有玩具都翻出來直到找到自己要玩的那個;也有過把紙巾一張張抽出來團成球,自己玩扔雪球的遊戲;還有過自己當老師“教訓”娃娃和兔子;當然也有過自己索性躺下來發發呆說說話玩玩手指的情況。
那段時間,我總是偷偷地在觀察,然後就會覺得這樣真的很寶貴。小時候知道自己想玩什麼,長大後就能知道自己想學什麼,上班後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父母/老闆讓我做的”,這就是內在驅動力萌芽的土壤吧。
現在的世界太喧鬧了,我們成年人每天都在忙忙忙、趕趕趕,但其實有時回頭看,我們也不知道在忙什麼,只是不這樣做讓我們感到不安。仿佛忙碌這個狀態可以掩蓋我們真正內心的焦慮。
這份焦慮和不安也不自覺地影響了我們的育兒,馬不停蹄地安排各種早教班、追著孩子後面各種催促、怕孩子無聊而買各種聲光電的“笨”玩具,卻唯獨缺少了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安靜的思考空間。
給每天的生活留白一點點,讓孩子體會一點點的無聊,這不是偷懶或撒手不管,而是一種智慧。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靜了,孩子才能學會靜下來了,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聽到自己的內心,才能瞭解自己。
適當無聊,滋養的卻是內在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