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塗鴉:培養幼兒想像力的搖籃

想是動詞, 就是動腦筋, 頭腦用力去想像, 就是圖像、形象或畫面。

想像是主觀靈性的東西, 想像的空間具有無限性。 想像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的, 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 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 因此我不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

孩子的作品中想像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評價。 老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 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 喪失了想像力。 老師肯定孩子的想像部分, 孩子就一定會更加誇張, 想像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

同時幼兒的繪畫作品也是充滿個性化的, 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 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像力、創造潛能, 因此我還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 具體的做法就是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 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像創造。

在幼兒完成作品後, 我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 引導幼兒樂於觀賞, 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在活動中留給幼兒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 發展幼兒的自我個性, 讓幼兒在美術創造上表現得大膽而有活力。

幼兒常常會畫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圖像:他們會把生氣的人臉可以塗成黑色, 用人物五官的倒置來畫出人物的抬頭動作, 把要拿東西的手誇張畫得比身子還長……這就是幼兒自己思維創造的結果,

成人不應過多干涉孩子的思維創造, 不能用對或錯來評價孩子的想法。

而應在教學中給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繪畫環境, 鼓勵幼兒樂於動腦, 畫出與其他人不同的內容, 讓幼兒在畫面上大膽表現自我, 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喜歡的、討厭的都表現出來, 理解、容納孩子心目中的想像世界, 讓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飛翔, 肯定、鼓勵孩子們的異想天開。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瞭解到:要想從小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就要為他們們創設寬鬆開放的環境。 對於孩子們的塗鴉, 我們不必拘泥於表面的“像”與“不像”, 而是要積極鼓勵他們去自由地想像,

大膽地表現, 讓他們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中得到創造的快樂。 愛因斯坦、愛迪生在孩提時代就常常想些、做些成年人看來“沒有道理”的事情, 遭到老師的非議, 可是實踐證明, 這對他們長大後從事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是大有益處的。 善待孩子塗鴉中的創新意識, 也許他們輝煌的人生, 就是從這些“不可思議”的塗鴉起步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