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體質偏熱者更應該注意保暖

剛入秋時, 涼一點, 沒有問題;秋末冬初, 特別是11月份, 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受凍, 就容易感風邪。

有內熱, 不覺得冷也要加衣服

一些愛吃辛辣食物的人, 體內容易生熱, 造成體內與體外溫差過大, 這樣就易感風邪。

前段時間接診的一個病例。 30多歲的吳女士特愛吃炒板栗, 一斤炒板栗, 她一個人兩天幹掉, 加之那兩天朋友請客, 她又連吃兩次火鍋, 還喝了一斤酒, 那幾天天氣不算太冷, 最高氣溫還在25攝氏度, 但吳女士第三天卻發燒了, 燒到39攝氏度, 還頭疼、牙疼。 吳女士直納悶:也沒感覺冷怎麼就感 冒了呢?酒助濕生熱, 火鍋、炒板栗也是易上火的食物, 正常飲食的人遇到這樣的天氣也許不易感冒, 但有內熱的人就應該多加件衣服了。

有內熱的人不是指這個人火力有多旺盛。 我們平時說年輕人火力旺, 那是指陽氣充盛, 是一種生理上的熱, 適當少穿一點沒關係;而有內熱的人是一種病 理上的熱。 任何東西鬱滯重了、久了都會化成熱, 比如溫熱的食物吃多了, 不易消化的食物吃多了, 酒喝多了, 就會產生內熱, 這時會出現嗓子幹、疼、有痰等症 狀, 中醫上稱為“邪熱”。 這種淤阻不通導致的內熱更受不了冷,

內在氣血本來就不通, 加上外在寒冷的刺激, 會加重其凝滯的程度, 越不通越易化熱, 內有熱極易 感寒, 即使氣溫不下降, 同樣的溫度下也易受涼。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寒包火”, “寒包火”在一年四季都會得, 尤以秋冬常見。

如果一段時間你一直吃羊肉、辛辣等易上火的食物, 就應及時加件衣服, 這樣可以有效預防感冒。 另外, 忙碌、連續熬夜的人士, 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氣鬱化熱, 易上火, 同樣易感風寒, 這樣的人也應注意保暖。

耐寒鍛煉不是“凍”, 而是“動”

想進行耐寒鍛煉的人們, 不要一味減少穿衣, 耐寒鍛煉是鍛煉身體在冷的環境中對冷的適應能力, 而不是待在冷的環境中硬凍著, 那樣必然凍 出病來, 要想抗凍, 必須動起來。 比如可以在戶外多進行跑跳運動;用冷水洗臉時, 最好同時用雙手食指揉搓鼻翼兩側的迎香穴, 因為風寒多從鼻腔進入, 這樣可以 增強鼻腔抵禦風寒的能力。 洗冷水浴同理, 需要你不斷地搓洗, 加速血液迴圈, 增強皮膚的抗寒能力。

網上說喝涼開水可以增強抗寒能力,

完全持否定態度。 喝涼開水接觸胃腸, 只會對胃腸有損害, 與抗寒能力無關。 有人冬天喜歡吃冰激淩、 喝冰鎮啤酒, 那是尋求特殊刺激的感受, 有些人以這種感受為享受, 但這也與抗寒能力無關, 提高抗寒能力是要增強皮膚以及鼻腔的禦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