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拔火罐起泡應該怎樣處理?

拔火罐這種保健已經擁有悠久的歷史, 直到今天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中醫保健方式, 拔火罐的作用很多, 比如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能夠幫助增強體質, 尤其體內有濕氣的時候, 拔火罐是消除濕氣的有效途徑, 而有的人把完火罐之後, 皮膚會出現起泡的情況, 可能會出現疼痛感, 這時候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拔罐後出水泡怎麼辦

起水泡時, 一定不要將水泡表皮揭掉, 可以將局部消毒後, 使用無菌剪刀在水泡的最下緣將水泡剪開, 這個開口可以大一些, 再出現滲出的時候就可以流淌出來, 局部還是需要塗抹燙傷膏的濕潤燒傷膏(美寶)就是個很不錯的藥物。 還有另一種方法, 拔罐拔出水泡不用過度擔心, 這種情況臨床也比較多見, 可以用消毒針將其挑破, 然後塗擦碘酒即可, 傷口處不要著水, 避免感染。

根據泡的個數和大小, 取小麥或生大米(都要用幹的,

小麥最好), 用牙齒嚼成糊狀, 覆蓋在泡上, 用醫用脫脂棉和醫用膠布固定, 過幾個小時就把泡裡的水吸出來了, 沒有不適感, 幾天後硬皮就會脫落, 不留疤痕。 有水泡證明濕氣重。 但是不能在起泡的地方再拔, 可以多換幾個地方。 同時注意不要感染。 濕氣重, 同時會有身體發重, 總犯困的表現, 飲食必須忌生冷食物。

第二、拔罐後出水泡後具體處理方法

如果拔火罐後起了水泡, 但是水泡較小, 則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一般來說幾天後就會被人體吸收, 水泡自然消失。

注意:如果水泡有破裂, 注意避免感染, 可以選擇塗抹一些碘伏防止感染。

1、消毒處理

如果在拔火罐時有水泡, 可以用常規的碘酒和酒精消毒後, 用一次性注射器在水泡的邊緣刺入將組織液抽走, 然後塗抹龍膽紫即可, 不必要包紮, 如果出現了感染, 可在醫生的知道下服用抗菌藥物。

2、食鹽水殺菌

成分:食鹽1份, 涼開水2份。

方法:將鹽放入水中, 攪勻後將紗布浸入, 然後敷於燒傷燙傷處, 隨時更換。

3、藥物消毒

成分:生大黃適量。

將大黃研成細粉, 加麻油適量, 調成糊狀, 塗於患處, 用紗布包好, 每日換藥1次。

第三、拔火罐拔出水泡什麼原因

1、個人體質差異

每個人的體質存在差異, 有的人拔火罐後皮膚反應較為敏感, 皮膚上可能出現水泡。 或者體內濕氣較重, 起泡也可看做一種把體內濕邪排除體外的反應。

2、留罐時間太長

一般來說留罐時間應該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 時間到了立即起罐, 每個人的耐受度不一樣, 應以患者的感受為主。 如果患者感到灼痛或者灌口吸得太緊, 這時應提前起罐, 否則很可能形成水泡。

3、閃罐力度太大

閃罐是指將罐拔上後立即取下, 如此反復多次, 直至皮膚潮紅充血的拔罐方法。

閃罐時力度太大, 超出了皮膚的承受能力, 蠻力拉扯, 可能造成皮膚損傷而形成水泡。

4、罐子溫度過高

燒罐的時候, 火力太大, 將罐口燒的太燙, 然後又迅速扣在皮膚上, 很容易燙傷皮膚而形成水泡。 這種情況留罐時較少發生, 一般發生在閃罐的時候, 所以閃罐時注意把燃燒物放在靠近罐子底部的位置,

不要觸碰罐口邊緣, 防止將罐口燒得太燙而燙傷皮膚、起水泡。

5、拔罐部位原因

每個人不同部位的敏感和耐受度也不一致, 可能有的部位比較容易起泡, 一般來說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