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寶寶晚上出門禁忌

我們都知道很多寶寶在小的時候, 家長都會額外的精心照顧, 因為很多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只顧著玩, 不顧著自身的安危, 很可能就會磕到碰到, 特別是到了晚上的時候, 因為夜晚比較黑, 所以就特別容易看不清, 就特別容易發生一些意外事件, 在晚上的時候, 家長就儘量不要帶寶寶出門了, 那麼寶寶晚上出門都有哪些禁忌呢?

1、夜晚看不清易出意外

白天帶娃, 家長視線不會受到限制, 把寶寶看緊一點, 一般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如果是晚上, 漆黑難辨, 調皮的寶寶如果進入人群中, 就增加了尋找孩子的難度, 這時若遇到壞人, 晚上對寶寶下手是最好的時機。 前不久就遇到這樣一件事情, 熱心市民發現一名走丟了的小男孩隨後報警, 員警叔叔趕到現場, 嚇壞了小男孩, 小孩哪見過這種場面, 大哭不止, 甚是害怕。 員警連忙上前去哄:我們是督察叔叔,

我們是好人……三位民警輪番使出絕招哄孩子, 沒能把孩子哄住, 直到半個小時後, 發現了孩子走失的父母報警才找到了孩子。 這個案例還算好的結局, 如果沒有遇上那位好心的市民, 劇情應該怎麼反轉呢, 孩子也小, 缺少認知, 見了員警嚇的不輕, 怎麼會選擇報警呢?但是父母從小要這樣教育寶寶, 不然這道不出實情了, 員警都幫不到他, 要教育小孩, 第一是相信自己都父母, 第二就是相信員警, 一定要讓小孩子認識。 為了避免意外, 晚上還是不帶寶寶出門的好。

2、晚上出門孩子會哭鬧

父母晚上帶孩子外出, 寶寶哭鬧有時不是看到髒東西, 由於寶寶視力發育尚未成熟, 夜晚又比較黑, 寶寶看到一些東西由於不能用自己瞭解的常識範圍加以分辨, 就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再有人類天生怕黑, 黑暗會讓人看不到或看清東西, 對於自己無法掌握的東西缺乏安全感。 寶寶有時候自然就哭鬧起來了。

3、孩子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

寶寶幼年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孩子很多生長發育離不開充分的睡眠。

有研究資料顯示, 晚上10點以後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重要時段, 孩子因出門晚上而沒有休息好, 勢必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4、夜晚溫度下降易著涼

夜晚, 空氣溫度開始下降, 孩子身體溫度能禦寒能力有限, 夜晚出門在外, 易讓寶寶著涼生病。 父母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 還是少帶寶寶出門為好。 除非有緊急要事, 不得不帶孩子出門。

5、小孩陽氣低易見到髒東西

分享幾個帶孩子禁忌:

一、晚上不要帶孩子出門;

二、帶孩子時不要去墓地或陰暗的地方;

三、若寶寶在家突然哭鬧, 要用除障香把家裡各個角落都熏一下;

四、家裡的窗戶上和門上最好都貼上“十相自在”的貼紙;

五、如果有修行的上師打的金剛結, 最好給小孩子戴在脖子上, 這個可以辟邪;

六、在本地寺廟或神婆去求個平安福;

七、給寶寶隨身帶著用紅包裝的米和鹽;

八、觀音燒剩的香頭用紅布裝起來;

九、枕頭下放寶寶常穿的鞋, 或者用紅布包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