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鬼天氣,
熱死人了。
”每年夏天,
我們總能在大街小巷或公車上聽到這樣抱怨的聲音。
不過,
在2015年,
“熱死人”這個片語,
在印度就不再是人們對高溫天氣抱怨的修辭手法了,
而是對現實情況的真實描述。
據印度媒體報導,
截止到最近,
印度部分地區高溫天氣導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1100人。
而這個紀錄顯然還不是最終數位,
因為印度氣象部門預計,
高溫天氣難以立即緩解。
據印度氣象專家分析,
此次異常高溫是由乾燥的西北氣流所致。
盛行季風氣候的印度,
在每年雨季來臨前,
常受到副熱帶高壓的長期控制,
出現高溫天氣;印度特殊的地形和高強度的輻射也助長了這種高溫天氣,
使得日最高氣溫達到45℃至48℃。
在這種溫度下,
人體散熱的難度就更大了,
一方面,
人體心臟功能負擔過重;另一方面,
又幹又熱定會導致大量出汗,
造成微量元素流失,
電解質平衡紊亂,
細胞內外壓力不均,
導致細胞水腫,
從而最終危及生命。
不過,
高溫天氣是可以防禦的。
我國氣象部門發佈的高溫預警信號分三級,
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其中,
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的含義是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在35℃以上;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的含義是“天氣炎熱,
一般指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至37℃以上”;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的含義是“天氣酷熱”,
一般是指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到39℃以上。
其中橙色信號的“防禦指南”就有四條:(1)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
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2)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3)注意作息時間,
保證睡眠,
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4)媒體應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的宣傳,
各相關部門、單位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在紅色信號的“防禦指南”中,
非常明確地提醒每個公民“注意防暑降溫,
白天儘量減少戶外活動”;而對有關單位,
則 “建議停止戶外露天作業”。
在我國,
高溫預警其實就是健康預警;而在印度,
那種“最高氣溫達到45℃至48℃”的天氣預報,
其實就是一種“生命預警”。
印度安德拉邦和特倫甘納邦發佈的高溫紅色警報,
也要求民眾避免在正午至下午4時之間從事勞動。
安德拉邦災害管理部門還要求所有醫生不得休假,
每名因高溫死亡者的家庭將獲得10萬盧比(約合9600元人民幣)補償。
有錢人當然不在乎這點補償,
他們會主動為抵禦高溫災害而進行各方面的投入。
事實上,
印度死於高溫天氣的多為窮人、乞丐、無家可歸者和建築工人。
透過高溫氣象災害,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問題。
當然,
防禦高溫天氣,
既有臨時採取措施應急方案,
也可以從長計議,
提前進行耐熱鍛煉。
實驗證實,
人體的熱耐受能力與熱應激蛋白有關,
而這種熱應激蛋白合成的增加,
與受熱程度和受熱時間有關。
經常處於高溫環境中,
熱應激蛋白的合成增加,
使人體的熱耐受力增強;以後再進入高溫環境中,
人體細胞的受損程度就會明顯減輕。
進一步的研究還揭示,
獲得或提高熱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進行耐熱鍛煉,
即在逐漸升高的氣溫下進行鍛煉,
以達到適應更高溫度環境的目的。
時下正值初夏,
日平均氣溫的變化正好符合“逐漸升高”的特點,
所以是進行耐熱鍛煉的最好時機。
文/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