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小小菌菇功過神醫

小小菌菇功過神醫

著名健康大師洪昭光曾提出, 日常飲食概括起來就6個字“一葷一素一菇”, 這個菇就是指菌菇;別看菌菇小小個兒, 一點也不起眼, 但多吃有降低血液膽固醇、調節免疫功能、捍衛細胞健康的大功效。

案例:

體檢報告出來, 一直自我感覺非常好的老趙, 竟然”血脂高, 膽固醇高, 連血黏度也高了那麼點”;醫生狠狠“警告”他:“這些指標升高, 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信號, 以後飲食要特別注意, 不然有的是苦頭要吃的。 ”

我的媽呀, 聽到“心腦血管疾病”這幾個宇, 老趙立馬聯想到的不是“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死”等一連串要人命的疾病,

嚇得腿都軟了。

分析:

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因:高血黏度是罪魁禍首, 高血脂是幫兇。 健康的飲食建議是:吃“四條腿”的食物, 不如吃。 兩條腿“的食物, 吃“兩條腿”的食物, 不如吃“單腿”的食物, 即指蘑菇、平菇、金針菇、黑木耳等菌類。 多吃這些菌菇不僅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脾益, 還能增加免疫, 防癌抗癌。

木耳的健康小故事

我國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深山中采藥時, 遇到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 老人雖已過百, 但是眼不花, 耳不聾, 還能翻山越嶺。 李時珍好奇地詢問老人的養生之道, 老人笑著指了指竹筐裡的木耳和胡蘿蔔說:”喏, 就是常常吃胡蘿蔔燴木耳。 ”

身邊常見的食用菌

草菇:“放一片, 香一鍋”

鮮草菇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17倍;還包含人體必需的十餘種氨基酸等物質。 它能夠減慢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良伴。

◎提示:無論是鮮品還是幹品, 都不宜浸泡時間過長。

雙孢菇:“上帝的食品”

雙孢菇的蛋白質含量幾乎高於所有的蔬菜, 與牛奶相當;但它的脂肪含量卻是牛奶的1/16, 且所含的脂肪有多為有益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

◎提示:成年人每天食用25克鮮蘑菇就能滿足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

香菇:“抗癌新兵”

香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腺嘌呤、膽鹼, 可預防肝硬化降低膽固醇;營養價值是牛肉的4倍, 且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 可促進體內鈣的吸收。

◎提示:發好的香菇要放在冰箱裡冷藏, 才不會損失營養。

木耳“含鐵王”

木耳中鐵的含量比肉類高出100多倍, 是牛奶的1850倍;具有一定吸附功能, 有助於清潔人體腸胃中的有毒物質;還具有疏通血管、降低血黏度特效。

◎提示:凡浸水後變色、有苦味、耳片爛而不脆的, 皆為假耳、爛耳, 食後對身體有害。

金針菇:“益智菇”

金針菇賴氨酸和鋅含量較高, 經常食用可增強記憶力。 此外, 它的纖維質是蔬菜之冠, 且含有的多醣體樸菇素及較多的鹼性蛋白物質, 對肝臟疾病和胃腸潰瘍有一定療效。

◎提示:金針菇宜熟食, 不宜生吃。

珍貴藥用菌

金耳:“與人參、鹿茸並列為高級補品”

含磷、硫、鈺、鐵、鎂、鈣、鉀等微量元素, 具有潤肺補肝、益氣補血、消炎解毒、扶正固本、延年益壽等功效。

松茸:”蘑菇之王, 賽鹿茸”

鹿茸吸收了松樹的精華香氣,

具有抗核輻射、治療糖尿病、抗癌、壯陽等特殊作用, 日本人稱其為第二生命。 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 我們國家就曾以“雞汁松茸”這道名菜宴請名國元首。

地下塊菌:“餐桌上的黃金”

又叫“黑菌”, 在營養價值上比其他菌菇含有更多的鉀、鈣、鎂、鐵、氟等微量礦物質元素。 因為珍貴稀有, 故有”一克黑菌一塊金”的說法。

營養菌菇宴

牛蒡草菇鴨湯: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 食材:鴨腿2只、草菇100克、牛蒡100克、薑、大蔥、花椒等。

花菇燴山藥:促進鈣吸收, 強化人體免疫力, 預防心血管疾病。 食材:花菇50克、山藥200克、蠔油、生粉、麻油等。

平菇海帶湯:降低血液粘稠度, 防止動脈硬化。 食材:海帶絲80克、平菇200克、雞胸脯肉50克、金華炎腿23克、油萊25克等。

香菇扒銀杏:鎮咳治喘,

祛痰解毒。 食材:白果150克、幹香菇50克、蔥、薑、蠔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