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中医治病就是一个恢复正气的过程, 古代的书籍中以自愈为之治病的上法, 扶阳气, 补正气。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疾病自愈的条文,

其相关文字表述有“愈”、“欲愈”、“必自愈”、“必愈”、“解”、“欲解”、“自止”等。

六经病各篇、霍乱病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篇均有此类条文若干条。 这些条文虽然表述不同, 但均表明伤寒病(外感病)到了某一特定的阶段, 正气来复, 出现了自动向愈的趋势, 医者要审察病机, 勿失其宜, 要因势利导, 促其阴阳自和, 帮助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伤寒病为外来之邪损伤了人体的正气, 正气被邪气郁遏, 表现为正气不足的病理状态。 人体正气集中体现在阳气的固密、阴液的濡润和胃气的充沛, 因此, 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扶阳气、存津液和保胃气,

认为此三者有助于正气来复、有助于疾病自愈。

一方面, 强调阳气回复是其病自愈的征兆。 如《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 得之八九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 为欲愈也”, 太阳病脉象本为浮紧, 今见脉微缓, 是阳气伸张, 邪退正复的征兆, 再加上不呕(无少阳证)、清便欲自可(无阳明证)故为欲愈。

另一方面, 胃气和津液的存亡是决定自愈与否的关键。 如《伤寒论》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 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 恐为除中, 食以索饼, 不发热者, 知胃气尚在, 必愈”。 人以胃气、津血为本, 有胃气、津液则生, 无胃气、津液则死, 所以仲景非常重视保胃气、存津液, 并以胃气、津液的存亡来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人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自愈功能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人体战胜疾病的内在动力, 也是中医学治病养生的内在依据。 辨证论治的出发点应是协助人体实现“阴平阳秘”, 使“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人类自身有自愈的功能, 在中医的角度看, 能够通过中医的调理让人的身体能够自已痊愈, 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通过恢复“正气”这一个方法, 使身体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