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兩對半是怎么回事
談起乙肝許多人都會感覺到十分驚恐, 因為乙肝是一種發病率較高, 并且具有較高傳染性的肝臟疾病。 但是乙肝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 不同類型的乙肝傳染強度也不一樣, 如果去醫院檢查的話, 一些患者就發現檢測結果呈現出乙肝兩對半。 所以當檢測結果出現乙肝兩對半的數據是怎么回事?
乙肝兩對半, 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標志物的通俗叫法, 也叫乙肝五項, 也有些地方的化驗單里增加了一個項目, 叫做乙肝六項。
HBV感染人體后, 在體內會出現三對抗原抗體系統:1.乙肝表面抗原/抗體(HBsAg/HBsAb), 2.乙肝e抗原/抗體(HBeAg/HBeAb), 3.乙肝核心抗原-抗體(HBcAb/HBcAb)。
由于其中的乙肝核心抗原在肝細胞核內, 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 我們現在用的普通檢測方法, 測到的是血液中的含量。 所以, 目前檢測的就只有兩對, 加一個核心抗體, 稱為“兩對半”(兩對是4項, 加1個單項, 就是五項)。
但是, 從拿到的化驗單上, 經常可以看到, 所謂的乙肝兩對半, 里面的檢查項目其實并不是只有五項。 比如, 有的化驗單上可以看到乙肝核心抗體IgM這個項目, 也有的還查了前S1蛋白。 雖然項目有六項或者七項, 也不能稱為三對或者三對半。
檢查乙肝兩對半, 可以判斷有沒有HBV感染、傳染性的大小、有沒有抗體形成,
乙肝兩對半中, 最重要的項目是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
1.乙肝表面抗原通常在乙肝兩對半的化驗單上排在第一位。 乙肝表面抗原是HBV的外殼蛋白, 本身不具有傳染性,
2.乙肝表面抗體是病毒免疫的保護性抗體, 常在乙型肝炎恢復后期出現, 滴度越高, 保護力越強, 持續時間越長。 通過注射乙肝疫苗和自然感染乙肝病毒(通常指成年人), 都可以產生這個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