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十面霾伏” 我國平均霧霾天數創52年之最,治理迫在眉睫

文章導讀

盤點2013, 我們有了一種天氣叫“霧霾"。 而且, 波及範圍之廣, 持續時間之長也是前所未有啊!下面我們來看一則來自中新網的一篇報導, 我國在2014年對“霧霾天”有什麼治理計畫呢。 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拭目以待吧!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董冠洋)這個冬天, “十面霾伏”讓中國民眾再次感受到天朗氣清的珍貴, 許多人竟在嚴寒中祈禱“驅霾利器”冷空氣的到來。 2014年將是中國“史上最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全面實施的第一年, 人們期待, 中國的空氣品質可以自此步入改善的車道。

2013年, 中國平均霧霾天數創52年之最。 年初, 濃霧即籠罩1/4國土、近6億人口;歲末, 數輪重污染又不斷刷新記錄——12月初, 從華北至西南的25省、100餘城, 都因空氣污染“騰雲駕霧”。

鑒於多點爆發、冬夏不息的特點, 有專家分析, 若治理不到位, 未來10-20年, 中國將進入霧霾高發期。 針對這令人無處遁形的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2月28日在考察北京一家供熱企業時明確表示, “解決環境問題要邁出更大步伐, 也要有耐心定力”。

“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能急於一朝一夕解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 中國既要有加強治理、快速改善的努力, 也要實事求是地認識到治理的艱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 “以恒心和定力治理污染”。

上世紀中葉的倫敦煙霧、洛杉磯光化學污染等事件, 驚醒英美並以50餘年的鐵腕政策換來藍天白雲。 “治理是一個過程, 不可能明早開窗就沒問題了, 但中國一定是持續向好轉的方向發展, 十年後會有明顯改善”, 柴發合說。 文章導讀

這一推斷並非空穴來風,

中國治霾的思路已在行動中清晰呈現。 中共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融入“五位一體”的國家發展總體佈局, 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推出中國生態環保新政, 誓言以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就大氣污染而言, 其生成不僅機理複雜, 更是長期累積的結果。 官方資料顯示,

目前中國大氣污染約50%來自直接排放, 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以及汽車尾氣是重要源頭。

今年9月, 國務院印發“治霾總指南”——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 將污染治理與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調整、機動車污染治理緊密結合, 並提出治霾時間表:到2017年, 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為此, 各地削減工業污染排放、提高排放標準的行動已悄然展開。 以污染最嚴重的京津冀為例, 到2014年, 河北將壓減1500萬噸鋼、1000萬噸水泥、1500萬噸煤的過剩產能;北京、天津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後產能淘汰任務。 繼火電、鋼鐵後, 官方也出臺了針對水泥、有色等重點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新標準。

針對機動車污染源, 2013年11月, 官方公佈將在京、滬、冀等28個經濟與污染“並重”的城市(群)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並於此前明確提出, 使新能源汽車、高效鍋爐等在內的節能環保產業到2015年的總產值達至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為“撥霾見日”, 官方亦不斷探索“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 2013年10月份, 中央財政斥資50億元, 用於京津冀蒙晉魯六省市治霾, 並引入績效導向機制, 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成效考核結果進行獎勵。

與之相輔的是, 官方三令五申以“高壓態勢”檢查污染物排放、餐飲服務業油煙淨化、老舊車輛淘汰等;並在2013年12月開出第一筆“霧霾罰單”:瀋陽等8座東北城市被罰5420萬元人民幣。 文章導讀

“生態文明建設最重要的是幹部考核評價任用制度”, 在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看來,

與“烏紗帽”掛鉤是更有力的治霾措施。

2013年11月, 中央首次提出堅決糾正“唯GDP任用幹部”問題;12月初, 中共中央組織部又發文明確, 對地方黨政官員考核, 不能進行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 不再以GDP論英雄。

“誰也不知道治汙需要多長時間, 但有了公眾的回應、共識和信任,治理就會推進,大家就會滿意”,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軍告訴記者,充分的資訊公開,並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如修建地鐵公交站周圍的自行車寄存處,探索在家上班、上學的方式都是可行之道。

2014年春節將至,在這辭舊迎新的“燃情歲月”,霧霾或又“歡天喜地”。環保的追求已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產生共鳴。2013年春節,北京、哈爾濱、成都、南寧等城市煙花爆竹銷量都大幅減少。就在12月30日,武漢宣佈取消該市元旦跨年焰火晚會。市民表示,相較於娛樂表演,更希望生活的城市空氣品質能有所好轉。

“同呼吸,共命運。”2014年,人們期待,重典“治霾”元年成為“更美中國”元年。

從以上報導可以看出,在2014年我們也會有針對“霧霾”的很多措施出臺,治理環境還需我們從身邊做起,爭取早日見到闊別已久的藍天白雲。

但有了公眾的回應、共識和信任,治理就會推進,大家就會滿意”,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軍告訴記者,充分的資訊公開,並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如修建地鐵公交站周圍的自行車寄存處,探索在家上班、上學的方式都是可行之道。

2014年春節將至,在這辭舊迎新的“燃情歲月”,霧霾或又“歡天喜地”。環保的追求已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產生共鳴。2013年春節,北京、哈爾濱、成都、南寧等城市煙花爆竹銷量都大幅減少。就在12月30日,武漢宣佈取消該市元旦跨年焰火晚會。市民表示,相較於娛樂表演,更希望生活的城市空氣品質能有所好轉。

“同呼吸,共命運。”2014年,人們期待,重典“治霾”元年成為“更美中國”元年。

從以上報導可以看出,在2014年我們也會有針對“霧霾”的很多措施出臺,治理環境還需我們從身邊做起,爭取早日見到闊別已久的藍天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