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參苓白術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參苓白術散

【出 處】《幼科指南》卷下。

【組 成】蓮子肉50克, 薏苡仁50克, 砂仁50克, 桔梗50克, 白扁豆75克, 白茯苓100克, 人參100克, 炙甘草100克, 白術100克, 山藥100克。

【方 訣】參苓白術四君底, 山藥扁豆加薏苡;桔梗砂仁蓮子肉, 脾虛濕盛此方理。

【功 用】益氣健脾, 滲濕止瀉。

【主 治】脾虛濕盛證。 飲食不化, 胸脘痞悶, 腸鳴泄瀉, 四肢乏力, 形體消瘦, 面色萎黃, 舌淡苔白膩, 脈虛緩。 (本方常用於慢性胃腸炎、貧血、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以及婦女帶下病等屬脾虛濕盛者。 )

【用 法】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6克), 棗湯調下。 小兒量歲數加減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禁 忌】斟酌。

【方 解】

本方證是由脾虛濕盛所致。 脾胃虛弱, 納運乏力, 故飲食不化;水穀不化, 清濁不分, 故見腸鳴泄瀉;濕滯中焦, 氣機被阻, 而見胸脘痞悶;脾失健運, 則氣血生化不足;肢體肌膚失於濡養, 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 苔白膩, 脈虛緩皆為脾虛濕盛之象。 治宜補益脾胃, 兼以滲濕止瀉。 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 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 兼能止瀉;並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 均為臣藥。 更用砂仁醒牌和胃, 行氣化滯, 是為佐藥。 桔梗宣肺利氣, 通調水道, 又能載藥上行, 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 調和諸藥, 共為佐使。 綜觀全方, 補中氣, 滲濕濁, 行氣滯, 使脾氣健運,

濕邪得去, 則諸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