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臉上長紅豆豆
小兒的肌膚嬌嫩, 而且身體抵抗力差很容易因為一些刺激或者疾病侵入, 導致孩子身上出現各種痘痘。 小孩臉上長紅豆豆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患上了濕疹, 屬於小兒最常見具有痘痘特徵的疾病。 為了能夠確診, 要對濕疹的病症有所認識, 結合孩子身上出現痘痘的特徵進行判斷。
小孩臉上長紅豆豆考慮是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 因體內存在一些濕毒和濕熱而導致體表症狀的一種瘙癢症,臨床表現包括瘙癢,紅斑,脫屑及成群的丘皰疹。
症狀多以慢性反復性瘙癢為主, 影響睡眠。 常以肘窩、膕窩等屈側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為特徵, 初發損害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 丘皰疹或水皰, 水皰破後形成糜爛面, 有漿液性滲出, 結痂。 急性濕疹處理不當, 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如及時適當治療可逐漸好轉,
病程常經過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的逐漸演變, 少數表現為在特定的年齡段發病, 嬰兒期(1個月~2歲)以頭皮黃色脫屑為先兆, 臉部和四肢的伸側可出現急性紅斑、廣泛滲液和結癡。 兒童期(2~12歲)常見頸部、手部、肘窩、胭窩、小腿伸側等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 伴皮膚乾燥。 青少年成人期(>12歲)皮損與兒童期類似, 多為局限性乾燥性皮炎損害, 由於長期的搔抓和摩擦, 常出現苔蘚樣變和癢疹型結節性皮疹。
治療
清除創面分泌物, 排除化學刺激, 控制感染, 病情可迅速好轉。
1.去除病因
家長應密切注意容易誘發的內、外因素, 並儘量尋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加以去除, 積極配合治療,
2.外治
外用藥是最主要的藥物治療手段:
(1)皮質類固醇激素乳膏 是首選藥物, 應當針對患兒的年齡、皮損部位、性質、面積等選用不同強度的激素藥膏,
(2)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 包括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兩種藥物, 是新的非激素治療藥物, 療效肯定, 沒有激素的副作用;
(3)抗生素 主要用於重症患者和滲出明顯者;
(4)收斂、止癢劑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