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傳統節日的傳承之路

節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樞紐, 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 歷經千百年歲月滄桑的傳統節日, 更是一個民族成熟文明的縮影, 它既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 又反映著現實的人與人的聯繫。

以中國節日而言, 它既是中國人長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規律的產物, 包含著大量科學的天文、氣象和物候知識, 也是中華文明的哲學思想、審美意識和道德倫理在民俗風情上的集中體現。 我們的先人綜合太陽和月亮與人和自然的關係來確定節日的時間, 可以說是最好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千百年來,

節日民俗給中國人一種井然有序的時間節奏、熱鬧而不失尺度的空間分佈。 雖然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度, 老百姓也以一種勤勉、節儉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 但庸常的世俗生活因為有了熱鬧的節日, 才構成中國老百姓完整的人生時間, 使人生因充滿著期待、愉悅而顯得非同尋常。

傳統節日的尷尬

20世紀以降, 科技革命突飛猛進, 傳媒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 使得世界逐漸成為一個“地球村”, 人類的生活方式、組織形式乃至文化意識的巨大變化, 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世易俗移”。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幅圖景: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傳統文化顯得有點尷尬, 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已無可奈何地逐漸被“淡化”;以節日民俗而言,

很多傳統節日變得徒有虛名, 有些節日甚至已經名存實亡。 例如, 傳統的中秋節, 人們在種滿桂花樹的院子裡賞月, 聽嫦娥奔月的故事, 對月高歌, 把酒問天, 是一道非常富有詩意與想像力的壯美情景。 可如今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樓, 到處閃耀著刺眼的霓虹燈, 人與月亮日漸疏遠, 賞月習俗式微, 中秋節只剩下月餅的傳遞。 其他傳統節日, 如春節就剩下年夜飯, 端午節剩下粽子, 元宵節就是元宵和湯圓……

現代化促使人們改變了生活方式, 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漠視于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價值, 許多傳統節日逐漸被“淡化”與“矮化”。

從禁忌到娛樂

節日得以存在和發展離不開一個民族主體的精神活動。

原始社會,

人們最基本的精神活動就是原始崇拜, 祭月、拜月, 成為日後中秋節賞月習俗的源頭;星辰崇拜中對織女星的祭祀, 正是後世七夕拜星、乞巧習俗的上源之一。 上古社會的人們為了生存, 小心翼翼地規避許多災難和禍患, 並衍生出諸多的禁忌。 這些禁忌對於節日風俗的形成, 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對自然火災缺乏科學認識, 就提倡禁火冷食, 可稱得上是寒食清明的源頭;在每年春季正是瘟疫容易流行的季節, 人們採取祓禊防疫, 這就是上巳節(三月三日)的來歷;還有五月炎熱酷暑來臨之際, 也正是流行病易發時期和發病率較高的時期, 古人認為這是一個惡月, 五月五日更是惡月惡日, 連出生的小孩都不吉利,

從而導致了端午節一系列風俗的形成。 同樣, 九月九日重陽節, 主要的活動是遠足登高, 以避疫鬁。

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於先秦時代, 而定型於兩漢時期, 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 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 這不僅是因為“漢承秦制”, 更重要的是國家的統一, 社會出現了各種節日風俗得以定型的土壤和條件。 到了唐宋年間, 出現了劃時代的變異, 節日生活開始大規模地與城市生活密切結合, 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從一向充滿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氣氛中解放出來, 而向著世俗化、娛樂型的方向轉變, 成為民間真正意義上的“佳節良辰”。 明清以降, 中國的節日風俗進入了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 今日中國社會生活所運行不廢的節日風俗,

在明清時期基本上定型。

傳統節日的走向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業社會和農耕文明的產兒, 傳統節日本質上大都是農村的節日。 可是, 眼前的社會卻是向城市化邁進的迅猛勢頭。 從這個角度看, 當代青年追逐時尚流行、喜好西洋節日, 也不能簡單斥之為“崇洋媚外”。 其中的變異值得細細玩味。

傳統節日主要依憑著民間鄉土社會世代相傳。 而當代傳媒技術日新月異, 現代媒介開始大規模地侵蝕傳統節日文化, 首先是改變著傳統節日背景下的人與人的關係。

人們在傳統節日中的直接參與、親身體驗變成了間接參與、間接體驗。 再加上受商業利潤最大化因素的制約, 這原初本真的充滿人性之美的節日內涵不見了,

代之而起的是現代媒介在利益驅使下所製造出來的複製化、模式化、批量化、類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人工狂歡節”。 當技術作為人的延伸獨立於人後, 產生的異化力量, 使得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民俗文化逐漸變異直至消失或遠離最初的人類本真。

在現代傳播媒介日益興盛的環境下, 在市場消費占主導地位的環境下, 最要緊的是加強對傳統節日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視與保護。 從自然生態與人的關係、人與文化的關係方面, 去關注那些與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文化生態, 保護與傳統節日相關的遊藝、祭祀、飲食等習俗相互依存著的民間藝術。

中國傳統思想一直受“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影響, 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以適應自然為標準,民間文化就是產生於這一環境之下的,我們如今傳承這樣的尊重自然、親近自然、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精神,是保護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出路。

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以適應自然為標準,民間文化就是產生於這一環境之下的,我們如今傳承這樣的尊重自然、親近自然、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精神,是保護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