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濕化痰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
功用主治:本品辛散溫燥有毒,
主入脾胃兼入肺,
能行水濕,
降逆氣,
而善祛脾胃濕痰。
水濕去則脾健而痰涎自消,
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
故為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
消痞散結之良藥。
既主治脾濕痰壅之痰多咳喘氣逆,
如二陳湯、小青龍湯,
又治濕痰上犯之眩暈心悸失眠,
如半夏白術天麻湯,
還可治風痰吐逆,
頭痛肢麻,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等症,
如玉壺丸。
本品善燥濕降逆止嘔,
又性溫兼散寒,
主治胃寒及痰飲嘔吐,
如小半夏湯。
若治療其他原因所致的嘔惡,
本品又善治胃氣上逆之噁心嘔吐, 痰濕中阻之胸脘痞悶, 氣鬱痰結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氣, 如半夏厚朴湯。 若痰熱互結之心下痞, 如小陷胸湯 。 還可治痰濕凝滯經絡或肌肉所致的癭瘤痰核及癰疽腫毒, 未化膿者, 可單用生品為末, 醋調外敷。
此外, 取本品和胃之功, 治療胃不和臥不安, 與秫米合用, 如半夏秫米湯;取本品行濕潤燥之功, 治療老人火衰便秘, 與硫黃合用, 如半硫丸。
半夏的藥理作用:
1. 用於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 其所化之痰, 以脾不化濕, 聚而成痰者為主, 為治濕痰的要藥, 適用於痰濕壅滯、咳嗽氣逆等症, 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 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 因其性溫, 故又可用治寒痰,
2. 用於胸脘痞悶, 胸痹, 結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溫通、化痰、燥濕, 故可用於痰內阻、胸脘痞悶病症, 可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熱互結, 有可配黃芩、黃連、乾薑等同用, 可收辛開苦降、散結除痞的功效(如半夏瀉心湯)。 此外, 又常用於胸痹疼痛, 配瓜蔞、薤白等同用;治結胸症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3. 用於癭瘤瘰曆、瘡瘍腫痛、梅核氣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結, 可用以治療痰濕結聚所致的癭瘤、瘰曆痰核、陰疽腫痛, 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症。 用治癭瘤瘰曆痰核, 可與海藻、黃獨、貝母等配用。 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
4. 用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嘔功效, 可用於多種嘔吐症候, 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症狀而予以不同的配伍。 如治胃寒嘔吐, 可配合生薑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竹茹等藥;治妊娠嘔吐, 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虛嘔吐, 可配人參、白蜜同用。
此外, 配秫米同用還能治胃不和而臥不安, 配硫黃而治腎陽不足、大便失調之症。
各種半夏炮製品的比較
生半夏: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洗淨,
乾燥,
用時搗碎。
有毒,
多外用,
以消腫止痛為主。
清半夏:白礬浸泡或煮或醃制。
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
降低了毒性,
以燥濕化痰為主。
類圓形或腎形厚片,
姜半夏:薑礬煮或醃制或蒸制, 或薑炒。 溫中化痰, 降逆止嘔為主。 形如清半夏, 薄片, 表面有光澤, 透明, 片面灰黃色或淡黃色, 角質樣, 質脆。 微有辣味, 微具薑氣。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 治寒痰、濕痰為主, 同時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形如生半夏, 內外皆呈黃色或淡黃白色, 粉性足, 質鬆脆, 氣微, 味淡。
竹瀝半夏:半夏或法半夏, 竹瀝拌透陰乾。 溫燥大減, 適於胃熱嘔吐, 肺熱痰黃稠粘, 痰熱內閉中風不語。
半夏曲:生半夏浸泡曬乾研粉, 薑汁、麵粉調勻, 發酵製成。 化濕健脾, 消食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