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燥又熱,立秋節氣咋養生?記住8個字就夠了!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指暑去涼來, 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從明天起, 各地氣溫會逐漸由熱轉涼, 夜晚雖然涼爽, 但白天氣溫仍較高, 空氣濕度小, 此時養生的原則可以用8個字來形容:
1. 祛暑
立秋時節, 晝夜溫差加大, 白天氣溫仍較高, 在飲食上還是應堅持祛暑清熱。 立秋前後, 適當吃些瓜, 有清熱、利濕、消暑的作用, 絲瓜就很好, 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 炒著吃或做湯都很好, 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但是, 西瓜可以少吃了。 經過暑熱的夏天, 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 因此過於寒涼的西瓜要少吃, 以免傷及脾胃。
2. 健脾
中醫認為, 在氣候炎熱之時, 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而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喜歡吃大量的涼食冷飲, 更容易傷了脾胃。
如此一來, 等到天冷時寒邪就容易趁虛而入, 人可能會出現食欲下降、腹痛、腹瀉、怕冷、手腳冰涼等不適症狀, 所以在長夏期間一定要注意健脾, 不可以鬆懈。
健脾胃可以用茯苓, 其性平, 味甘淡, 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 平時可以用茯苓和大米一同熬粥喝, 而對於上班族來說, 用茯苓泡水代茶飲會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 山藥、白扁豆、陳皮這類食物也有健脾胃的作用,
健脾養胃, 還可以經常按一按陰陵泉和足三裡這兩個穴位。
陰陵泉是脾經的主要穴位, 在小腿內側(如圖所示), 刺激它可以改善脾虛的症狀。
足三裡歸屬於胃經, 位於小腿外側(如圖所示), 刺激它可以調節胃的功能。
這兩個穴位都在小腿的上半部, 平時沒事的時候經常按一按就可以了。
3. 潤肺
肺為嬌髒, 喜潤惡燥, 乾燥的氣候易傷肺,
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寫的《溫病條辨》中有一個方子, 叫五汁飲, 用麥冬15克, 加適量水煮20~30分鐘後濾渣取汁, 然後取適量的梨、藕、荸薺、鮮蘆根榨成汁, 兩者混合在一起飲用, 可以起到很好的潤燥作用。
同時, 建議大家不吃或少吃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 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 多呼吸新鮮空氣, 可以及時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注意不要做太過劇烈的運動。
4. 護髮
這時有人會感覺頭髮掉得比之前要多,這屬季節性脫髮,是自然界的規律。此前也介紹過,每天脫落的頭髮數量不超過100根,就不用過於擔心。建議大家平時洗髮的水溫不宜過高,根據自身發質選擇合適的洗護用品,含有人參皂苷等天然營養物質的洗髮水可以起到潤發護髮的作用。
另外,立秋以後天氣會更加乾燥,年輕人皮膚的分泌功能旺盛,可能影響不大,但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自身油脂分泌功能下降,在秋天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建議大家可以適當使用一些護膚品滋潤皮膚,提高皮膚的防護功能。
這時有人會感覺頭髮掉得比之前要多,這屬季節性脫髮,是自然界的規律。此前也介紹過,每天脫落的頭髮數量不超過100根,就不用過於擔心。建議大家平時洗髮的水溫不宜過高,根據自身發質選擇合適的洗護用品,含有人參皂苷等天然營養物質的洗髮水可以起到潤發護髮的作用。
另外,立秋以後天氣會更加乾燥,年輕人皮膚的分泌功能旺盛,可能影響不大,但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自身油脂分泌功能下降,在秋天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建議大家可以適當使用一些護膚品滋潤皮膚,提高皮膚的防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