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耳朵發脹耳鳴

在我們的五官中, 耳朵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也是人們在平時應注意護理的方面。 耳朵發脹耳鳴發生時, 最應該考慮的就是中耳炎的情況, 這是一種被人們誤認為感冒的一種疾病, 其實有的人正是因為感冒而上起的;另外, 如果耳朵裡進了水或其它液體卻沒有及時清理出來, 也會有耳朵發脹耳鳴的情況。

耳內堵塞?悶脹?耳鳴?聽力下降?這是怎麼回事呢?耳鼻喉專家告訴我們, 這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狀。 而瞭解此病的人卻很少, 那麼, 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中耳炎, 顧名思義就是中耳發炎。 生活中可誘發中耳炎的因素有很多, 瞭解這些因素有助於大家在平時能夠多加預防, 避免中耳炎所帶來的一切侵害。

1.感冒:感冒後, 鼻咽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 致病菌乘虛侵入中耳, 引起中耳炎, 因此預防感冒能有效減少中耳炎發病的幾率。

2.擤鼻涕不當:擤鼻涕不當極易引發中耳炎。

正確的方法應是先按住一側鼻孔, 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 用同法再擤另一側。

3.游泳:游泳時水通過鼻咽部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因此, 專家提醒大家, 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 以此來預防中耳炎的發生。

4.哺乳姿勢:哺乳姿勢不當, 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因此餵奶時應取坐位, 把嬰兒抱起呈斜位, 頭部豎直吸吮奶汁。

5.吸煙:香煙中尼古丁進入血液, 使小血管痙攣、黏度增加, 造成內耳供血不足, 誘發中耳炎, 嚴重者還會造成患者永久性耳聾。

中耳炎的常見症狀

中耳炎常常會給患者帶來耳內悶脹或堵塞感、聽力減退或耳鳴等症狀危害, 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 因此若有出現此類症狀, 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 表現為轉動頭部可時而改善, 時而堵塞。 如只有一耳患病, 可能長期不被察覺。

2.耳痛:急性中耳炎會有持續性隱隱耳痛或時而抽痛, 慢性患者則不明顯。 可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

按壓耳屏可暫時減輕。

3.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 如“劈啪”聲, 嗡嗡聲及流水聲等。 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 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千萬不要忽視中耳炎的存在, 它不僅給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極大地影響, 若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治療,

反復發炎還極易誘發骨瘍型或膽脂瘤型中耳炎, 若骨頭受侵蝕還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併發症, 甚至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海之聲呼籲, 一旦出現上述類似症狀, 一定要儘早就醫, 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