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心率70正常嗎

心臟是否跳動常常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有存活跡象的證據, 因此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但對於患有心臟疾病的人來說, 常常會出現心臟跳動過快或心臟跳動過慢的問題, 這是不可輕視的, 當心臟問題過於嚴重時, 往往會危及我們的生命。 那麼心率處於70的數值時, 是正常現象嗎?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也叫安靜心率, 一般為60~100次/分, 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 年齡越小, 心率越快, 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 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 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安靜狀態下, 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 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 一般為50次/分鐘左右)。

異常變化相關因素

心率變化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 如果心率超過160次/分鐘, 或低於40次/分鐘, 大多見於心臟病患者,

如常伴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感, 應及早進行詳細檢查, 以便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1.心動過速

成人安靜時心率超過100次/分鐘(一般不超過160次/分鐘), 稱為竇性心動過速, 常見於興奮、激動、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後, 或見於感染、發熱、休克、貧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狀態下, 或見於應用阿托品、腎上腺素、麻黃素等藥物後。

2.心動過緩

成人安靜時心率低於60次/分鐘(一般在45次/分鐘以上), 稱為竇性心動過緩, 可見於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健康人和運動員;或見於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以及洋地黃、奎尼丁或心得安類藥物過量。 如果心率低於40次/分鐘, 應考慮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 如果脈搏強弱不等、不齊且脈率少於心率,

應考慮心房纖顫。

3.正確看待竇性心動過緩

很多人都會有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 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的, 不必過於擔心。 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率低於60次/分鐘的人, 是否會出現此症狀, 與其心跳過緩的頻率和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有關。

在安靜狀態下, 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鐘之間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尤其是一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 在安靜狀態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鐘左右也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鐘之間, 就會出現胸悶、乏力、頭暈等症狀, 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鐘則會發生血流動力學改變, 使心腦器官的供血受到影響, 從而出現胸部悶痛、頭暈、暈厥甚至猝死。 如果自我感覺沒有任何不適, 不用去理會心電圖所說的“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 但如果出現胸悶、乏力、頭暈等不適症狀, 應立即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比如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 瞭解心動過緩的病因, 如果心跳過慢,
可以通過安裝心臟起搏器緩解症狀, 改善預後。

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

1.心外病因

大多通過神經、體液機制經心臟外神經而起作用, 或是直接作用于竇房結而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1)生理性在正常睡眠時, 由於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可出現竇性心動過緩, 心率可在50次/分鐘左右, 個別可在40次/分鐘左右。 運動員白晝可在50次/分鐘左右, 夜間個別可低至38次/分鐘左右。 體力勞動者也常出現竇性心動過緩。 可見于年輕人及老年人。

(2)迷走神經中樞興奮性增高所致如腦膜炎、腦出血、腦腫瘤、腦炎、腦外傷等引起的顱內壓升高, 黃疸、神經官能症、血管抑制性虛脫及精神分裂症等, 導致迷走神經興奮, 使竇房結自律性降低而發生竇性心動過緩。

(3)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如壓迫眼球、按壓頸動脈竇、刺激咽部、噁心嘔吐、屏氣、吞咽、劇烈咳嗽、憂慮, 做Valsalva動作、Muller動作時, 也可見於胃擴張、腸梗阻、泌尿系結石、膽結石等疾患, 可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誘發竇性心動過緩。

(4)代謝降低如低溫、重度營養不良惡病質、腦垂體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

(5)藥物所致某些藥物可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或直接抑制竇房結功能而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如利舍平、降壓靈、胍乙啶等降血壓藥物, β受體阻滯藥、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胺、苯妥英鈉、鎮靜藥、新斯的明及麻醉藥物等。

(6)某些傳染病的極期或恢復期如傷寒、白喉、流感等。

(7)電解質紊亂高鉀血症、尿毒癥或血液酸鹼度改變者。

(8)消化性潰瘍合併竇性心動過緩消化性潰瘍在發病機制中,胃酸的分泌物主要受迷走神經張力控制,當其興奮性增高時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9)家族性竇性心動過緩

2.竇房結功能受損

指由竇房結受損(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變的損害等)而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此外,可見於心肌受損,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為一過性的竇房結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損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竇性心動過緩的發生率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早期發生率最高(特別是下壁梗死)。

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如何才能使靜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分鐘左右:

1.運動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鐘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鐘~60分鐘,每週至少堅持3次運動。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3.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4.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5.藥物治療

某些疾病如高血壓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根據醫囑服用藥物,使心率減慢,保護心臟,減少與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長壽命。

(7)電解質紊亂高鉀血症、尿毒癥或血液酸鹼度改變者。

(8)消化性潰瘍合併竇性心動過緩消化性潰瘍在發病機制中,胃酸的分泌物主要受迷走神經張力控制,當其興奮性增高時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9)家族性竇性心動過緩

2.竇房結功能受損

指由竇房結受損(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變的損害等)而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此外,可見於心肌受損,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為一過性的竇房結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損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竇性心動過緩的發生率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早期發生率最高(特別是下壁梗死)。

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如何才能使靜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分鐘左右:

1.運動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鐘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鐘~60分鐘,每週至少堅持3次運動。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3.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4.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5.藥物治療

某些疾病如高血壓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根據醫囑服用藥物,使心率減慢,保護心臟,減少與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