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從何開始?
一般來說, 冬令是指十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日, 冬令要不要補, 怎麼補?
進補在中國醫學中是治療虛弱病症的重要調治方法,
也是改善體質、健身延年的保護措施。
因此,
祖國醫學對進補有精闢的研究與論述。
例如對春夏秋冬四季提出:“春夏補陽,
秋冬補陰”的調補原則。
又認為,
春季草木萌發,
萬物復蘇,
進補以生髮正氣為要;夏季暑熱,
宜清補為好;秋季燥涼,
宜服平補之品;冬季封藏,
則是滋補大好時機。
冬令進補,
許多人習慣立冬開始,
其實按古醫籍注解,
冬令進補起始於農曆的冬至。
自冬至後一日起,
每九天叫“一九”,
適合冬令進補的補品繁多, 並不是吃什麼補什麼。 祖國醫學強調要根據人體差異, 辨證施補。 所以, 進補最好在有經驗的中醫指導下進行, 亂服補品, 反而有害。 因補藥也是藥, 是藥就有偏重。 例如參就分偏熱性的別直參、溫性的野山參、偏涼性的生曬參、清涼的西洋參等。 如果陰虛者服了偏熱的別直參就容易出現頭痛、頭脹、口幹、咽痛、甚至鼻子出血。 肝炎病人也不宜服別直參,
進補是對虛而言, 實證或感受外邪, 如咳嗽感冒、受寒發熱是不能進補的。 金元四大醫家之一的張從正認為, 是實證要攻, 如外邪侵入人體, 就好像敵寇攻入國門, 必須痛擊攻剿, 如果不攻而補, 就等於“資寇以糧”。 因此進補如遇感冒、發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和嘔吐、腹瀉等病症, 應停止不補, 待病症愈複後再補。
對絕大多數健康的中青年來說, 大可不必花錢買補藥或滋補口服液進補, 應該用“食補”和“神補”的辦法, 即調配好一日三餐, 加強體育鍛煉。 入冬後適當多吃些牛羊肉、魚, 注意勞逸結合, 避免房事過多, 保持心情愉快, 也能收到健身強筋的效果。
進補在中國醫學中是治療虛弱病症的重要調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