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為什麼要養肺
現在很多人都比較注重養生, 由於季節的關係, 人們養生也是要分不同季節和類型的, 每個季節選擇的養生方法都會不同, 除了冬天要暖身養胃以外, 秋天還需要養肺, 因為秋天的費是非常重要的, 不注意調養容易落下咳嗽的疾病。
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過渡季節, 此時夏季的炎熱退去, 冬季的寒冷還未到來, 自然界呈現出肅殺凋零之景, 而在五行養生中, 秋季對應人體的肺臟, 此時應該注意對肺臟的保健, 同時秋燥易咳, 久咳傷肺, 而且肺主皮毛, 秋季燥為主氣, 養肺自然成了此時養生的重點。 另外, 在五情中, 悲(憂)傷肺, 而秋季萬物凋零, 易感秋悲秋, 所以從情志養生的角度, 秋養肺也是重點。
秋季養肺原因一:秋季養肺順應自然精氣內聚
自然界陽氣將日衰, 陰寒日生, 雨水漸少, 天氣乾燥, 秋風瑟瑟, 大自然將會呈現一派蕭條景象。
“燥”是秋的主氣, 以其天氣不斷肅殺, 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濡潤, 以致出現秋涼而乾燥的氣候。 這時, 人體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較快, 秋季養生要順應自然界斂藏之勢, 收藏陰氣, 使精氣內聚, 以滋養五臟, 應防止勞傷太過, 以免陰氣外泄, 因為過度勞傷使人出汗過多, 致使津氣耗散。
根據五行學說, 五臟中的肺, 對應自然界的秋季, 肺主皮毛, 開竅於鼻。 故外感燥邪多從肌膚、口鼻而入, 其病常從肺開始。 陰虛內燥多由機體陰精虧虛而所致。
燥易傷肺, 容易發生咳嗽或乾咳無痰、口舌乾燥等症。 肺津傷則見口幹、舌燥、咽痛、目澀、鼻出血、乾咳少痰、皮膚粗糙、大便幹結等症狀。
咳嗽是一個症狀, 常因於外感寒、熱、燥邪所致。 但《內經》中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非獨肺也”, 說明內臟原因也可導致咳嗽, 其中尤以肺、脾、腎三髒的關係最為密切, 原因雖多, 都不離肺。
短時間外感咳嗽, 不一定傷肺, 但久咳必傷及到肺。 因此, 秋令時節應注意滋養肺臟,
秋風、秋雨、落葉、淒涼, 常給人一股肅殺之氣, 尤其是天氣突變時, 令人生愁。 故秋季情志養生的重點是避免悲傷情緒, 讓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樂觀愉快。
不良情緒的刺激, 影響人體身心健康;而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 調氣安神, 能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 這樣可以改善肺的生理功能, 以抵禦秋燥肅殺之氣對機體的侵犯。
因此, 用無憂無慮的心情來迎接秋天, 利用秋高氣爽的時機, 去登高望遠, 去收穫果實, 借秋季豐收的美景以抒發情懷, 陶冶情操, 這樣一來, 既鍛煉了身體, 又調節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