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你的生物鐘正常嗎?

生物鐘其實就是生物體活動的內在節律性, 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 按照人體的生物鐘生活有益健康, 但現在不少人作息不規律, 生物鐘混亂。

近日,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 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72.1%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生物鐘正常, 睡覺(45.2%)是受訪者認為自己最不規律的一項, 89.3%的受訪者認為遵循生物鐘規律生活重要。

受訪者中, 00後占1.6%, 90後占27.2%, 80後占54.6%, 70後占12.4%, 60後占3.5%。 男性占54.4%, 女性占45.6%。

45.2%受訪者認為自己睡覺最不規律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汪雪(化名)很注意生物鐘規律,

一直保持著規律的生活, “我從學生時代就一直保持著規律的作息, 通常晚上10:30之前就會睡覺, 第二天7點起床”。

在甘肅上學的95後大學生覃彥(化名)覺得自己的生物鐘不是很規律, “如果有早課就會起得早, 但要是整個上午沒課可能就一直賴床, 晚上也會熬夜”。

調查顯示, 77.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瞭解身體機能工作運轉的大致時間規律, 17.1%的受訪者瞭解程度一般, 5.7%的受訪者表示不瞭解。 72.1%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生物鐘正常, 27.9%的受訪者覺得不正常。 睡覺(45.2%)是受訪者認為自己最不規律的一項, 其他還有:上廁所(38.4%)、起床(38.1%)、就餐(29.6%)、鍛煉身體(23.2%)、工作用腦(22.0%)和午休(19.0%)等。

何峰在天津做審計工作, 工作原因讓他有時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 “每月月初工作比較忙,

加班是家常便飯, 也經常熬夜, 飲食也會變得不規律”。

醫學保健專家戴光強認為國內一些健康養生的理念、方法等, 對生物鐘規律的介紹還不足, 相關的研究還比較淺, 人們對生物鐘規律的認識也還不夠。 “熬夜是最典型的破壞生物鐘的例子, 白天和晚上是很分明的自然現象, 人體要適應這種現象。 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 持續一周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 體內700多個基因會發生不良變化。 比如像血壓, 在一天內是有變化規律的, 早起喝鹽水是不利於健康的, 因為早晨起床到上午10點之間是血壓上升最快的時段, 這時再喝鹽水無異於火上澆油。 再有, 臨床發現心腦血管意外60%發生在清晨到上午10點之間, 這是因為從半夜到上午10點是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時間,

而經過一夜睡眠, 人在早上是處於缺水的狀態, 血液黏稠度升高和缺水狀態的疊加會讓發生心腦血管的概率提升”。

生物鐘不正常的原因有哪些?60.6%的受訪者覺得是因為作息不規律, 50.8%的受訪者覺得是因為難戒除不健康生活習慣, 49.6%的受訪者覺得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 39.3%的受訪者認為是意識不到生物鐘的重要性, 34.6%的受訪者認為是缺少時間規劃能力, 15.9%的受訪者覺得是因為做事拖延。

89.3%受訪者認為遵循生物鐘規律生活重要

覃彥覺得生物鐘本身對人體很重要, “我假期有時會晚上打遊戲, 白天睡覺, 雖然每天也睡夠了七八個小時, 但總是沒有精神頭, 人還很疲倦”。

調查顯示, 89.3%的受訪者認為遵循生物鐘規律生活重要,

其中28.5%的受訪者覺得非常重要。

戴光強指出, 人體的生物鐘是長久以來人適應自然形成的一種機制, 一方面體現了人與環境的互動, 另一方面體現了人體正常運轉的內部協調機制。 這是人體生命健康的最基本規律, 應該從這個基本規律出發再去探討養生保健的問題, 如果違背了這種定律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覃彥從心底佩服那些生活規律的人, “我覺得這樣的人很自律, 做事效率更高, 無形之中獲得更多的機會”。

關於按照生物鐘規律生活的好處, 60.3%的受訪者指出可以讓工作學習更有效率;58.2%的受訪者覺得這樣身體更健康, 不易生病;56.8%的受訪者覺得這會讓頭腦更活躍, 思維敏捷;51.3%的受訪者覺得這樣精力更充沛,

更有活力。 其他還有:心情更順暢(31.2%)、心態更積極(23.6%)和生活更充實(21.1%)等。

戴光強認為, 人們需要更多地研究和關注人體生物鐘規律與疾病、健康的關係, 然後要明白順應生物鐘健康、違背生物鐘不健康, 根據人體生物鐘規律養成良好日常生活習慣。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