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蚊香”為啥不靠譜?
進入夏天, 延續了幾千年的“人蚊大戰”繼續上演。 近些年來, 所謂“電子蚊香”、“軟體驅蚊”很受愛時尚的年輕人追捧, 但用過以後, 卻大多只留下失望。 推銷商家打的是“高科技”招牌, 而用科學的道理解析一番, 也不難明白為什麼它們都“不靠譜”。
驅蚊軟體都聲稱, 其是根據仿生學及聲學原理開發, 軟體通過手機或電腦運行, 發出與蚊子天敵蝙蝠、蜻蜓或雄蚊子相同頻率的超聲波, 來達到驅蚊的目的。 比如蝙蝠是蚊子的天敵, 蚊子一般能夠識別並躲避蝙蝠發出的超聲波。 由於吸血的蚊子多為受孕雌性, 雄蚊子翅膀抖動會不斷發出求偶的超聲波,
其實這裡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 超聲波到底能不能驅蚊?據生物學專家介紹, 蚊蟲對於超聲波有一定感知能力, 但是由於蚊蟲交流的複雜性, 對蚊子有效應的聲波目前還沒有太多的範例。 在雄蚊求偶的時候會發出聲音、氣味或是行為上的多重信號來吸引異性, 且這一溝通方式依蚊種的不同而大相徑庭。 單純依靠聲音信號進行驅蚊的工具在此前也曾有過測試, 不過真正能夠發揮效應的極少, 遠不及化學藥品的作用明顯。 曾有科學家做過一系列試驗, 檢測11種超聲波驅蚊器在不同距離對埃及伊蚊、四斑按蚊、白紋伊蚊等雌蚊的驅避效果,
退一步說, 即便超聲波真能有效地驅避蚊子, 那麼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真能產生這樣的超聲波嗎?
我們知道, 人耳的聽覺極限範圍在20Hz至20KHz, 而電腦、手機的音箱都是根據人耳的聽覺特性來製造的, 完全沒有必要專門設計出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能在18KHz以上不衰減的音箱可謂少之又少, 而在20KHz以上不衰減的幾乎沒有。 蝙蝠、蜻蜓、雄蚊子等發出的聲音都是20KHz以上的超聲波, 其中蝙蝠發出的超聲波更高達300kHz。 也就是說, 要起到驅蚊作用, 就一定要有特殊的放音設備播放出超聲波才行。 而從技術角度來講, 目前的電腦音箱和手機都不可能支持。
電子驅蚊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在西方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幾十年, 但從實際效果看, 卻都是“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