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為何晨起要喝水?晨起如何正確喝水?

“晨起一杯水, 到老不后悔”這句老話兒的意思是, 保持早晨起床及時喝水的習慣, 能夠幫助促進循環血液, 清理腸胃, 有助于身體健康。

為何晨起要喝水

喝水是我們每個人每天要做的事情, 尤其早起的一杯水更重要。 人體在一整夜的休養和新陳代謝中, 水分通過皮膚、呼吸、尿液等大量消耗, 體內水分喪失嚴重, 而早起的一杯水可以補充整晚的消耗。 早起后空腹飲一杯大約250毫升的水, 最好為新鮮的涼白開, 水進入人體后, 會迅速被胃腸黏膜吸收而進入血液中, 稀釋血液濃度, 降低血黏稠度, 有效增加血容量,

提高含氧量, 無形之中也降低早起發生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且, 晨起的一杯水對于腸胃的刺激還能使人體多個器官迅速恢復清醒狀態, 擺脫夜晚“休眠模式”, 令人神清氣爽, 精力充沛。

起床后腸胃即將接受早餐食物進入, 我們知道, 人體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 也是身體負擔最重的時候。 因此, 如果我們能在機器運轉之前將其恢復和保持在最佳狀態, 一方面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利于對各機體組織的有效運行提供保障。 一杯干凈的清水就像是一個強大的外力, 清理腸胃, 補水潤體, 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措施。

對于脾胃虛寒的人, 避免寒涼刺激腸胃, 可以改用為溫開水, 清理腸道, 刺激腸胃蠕動。

當然, 人體僅靠早起的一杯水是不能夠完全補充機體所需水分的, 上午、下午都應該適當飲用。 正常情況下, 每個人一天的飲水量基本為7~8杯, 尤其是氣候干燥的時候, 水分攝入更是不可缺乏, 應酌情增加。

晨起如何正確喝水

晨起第一杯水, 不能隨便喝, 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空腹喝水才有效

空腹也就是在進食早餐之前, 空腹喝水, 才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清理腸胃, 餐后飲水則會影響食物消化和吸收。 同時, 我們在晨起喝水最好小口小口慢飲, 切忌速度過快, 否則可能會引發頭痛、惡心、嘔吐、血壓降低等不適。

淡鹽水不是人人適合

如果水里適量添加食鹽, 攪拌均勻喝下, 能夠刺激腸道蠕動, 對部分人群預防和緩解習慣性便秘有著良好的效果。

不過, 高血壓患者或者有高血壓風險的人最好不要嘗試, 因為人體剛起床后的時間, 是血壓升高的一個高峰期, 鹽分的攝入會使血壓升高, 可能引發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 淡鹽水的攝入無形之中會加重脫水現象, 使人產生口干舌燥、煩躁不安之感, 因此, 喝淡鹽水要謹慎選擇。

切忌空腹牛奶“穿腸過”

有人喜歡起床一杯牛奶, 其實這樣做是不太合適的。 早晨剛剛起床后, 腸胃尚未蘇醒, 牛奶進入胃腸后, 存留時間較短, 其中所含的大量營養成分往往還來不及細致處理和吸收就匆匆進入大腸, 排出體外。 這樣, 既不利于牛奶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 而且對胃腸道的黏膜刺激較大, 容易引起腹瀉。

正確的喝牛奶方式是, 先吃點米面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然后再喝牛奶, 使其與其他食物在胃部進行充分融合, 延長停留時間, 從而更好地消化吸收營養成分。 這樣消化時間較為緩慢, 吸收充分, 使人精力充沛, 大腦細胞活躍, 有利于學習、工作的正常進行。

蜂蜜水飲用需謹慎

蜂蜜水中含有糖分, 在進入人體后要經過多重代謝和轉化, 成為葡萄糖后才能最終被人體吸收利用。 這樣一來, 蜂蜜水作為晨起的第一杯水, 就不能充分發揮補水、利腸道等清掃身體內臟環境的作用, 不但不能有效補充人體細胞所缺失的水分, 而且還會增加代謝時間。 因此, 晨起第一杯水最好不要選擇蜂蜜水。 但是如果在“第一”時間除外的其他時間適當飲用蜂蜜水,

可有不錯的養生功效。 蜂蜜水中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生物酶等, 養顏、通便、潤腸等方面的功效一直被廣泛推崇, 還可以防止中老年女性鈣質的流失而引起骨質疏松, 改善疲勞, 提供人體所需多種營養。 蜂蜜應在溫涼水中添加、攪拌, 溫度過高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使生物酶活性喪失, 也就降低了蜂蜜原本的營養價值。

晨起不喝冰水、飲料

早上腸胃仍處于夜間睡眠模式, 如果此時大量飲用冰水, 很有可能刺激腸胃黏膜而引發腹脹、腹瀉、胃痛等嚴重不適感, 尤其是脾胃虛寒者, 更要注意了。 除此之外, 可樂等碳酸飲料也應盡量避而遠之, 因為這些飲品中含有大量檸檬酸, 其在代謝過程中會加速鈣質的流失,

從而降低血液中的鈣含量, 長期飲用很有可能導致缺鈣, 引發骨質疏松等。 另外, 一些飲料中含有的成分有利尿作用, 晨起飲用不但不能及時補充人體在夜間消耗和流失的水分, 反而會加大機體對水分的需求, 造成體內缺水。 (司建平)

[ 責編: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