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新理念:全面考量 綜合治理
本文指導專家: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翁建平教授
11月14日將迎來第23個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未來”。 但是2010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中國的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約為9240萬人, 這一數字是2002年的三倍 , 而更為嚴重的是, 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達15.5% 。 中國的糖尿病防治未來極其堪憂。 就中國的糖尿病防治現狀而言, 糖尿病患者如何在正確的治療理念指導下選用正確的藥物已經上升為一個關係國計民生層面的重要議題,
一體六面, 面面俱到
《柳葉刀》雜誌曾刊文指出, 人類可以打贏降血糖的戰役, 卻可能輸掉征服糖尿病的戰爭。 翁建平教授講述:“攻克糖尿病就像是解開一個魔方, 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血糖降低這一個層面, 應考慮到低血糖風險、心血管風險、體重控制、肝腎安全問題、及經濟成本其它五個層面。 ”血糖控制目標應該個體化, 對不同患者應設立不同的控制目標, 控制指標的任何改善都將對患者有益, 並將會降低相關危險因素引發併發症的風險。
翁建平教授指出, 對於不同的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老年患者、肥胖患者、合併高血脂或高血糖患者, 腎功能不全患者, 應採取差異化的治療方案,
“全面考量 綜合治理”理念亟待普及
翁建平教授指出, 在糖尿病藥物治療時, 我們必須重視“全面考量, 綜合治理”的治療理念, 在關注藥物有效性之外, 還要重視藥物安全性、以及肝腎功能和藥物治療的經濟成本問題等。
翁建平教授舉例說, 對老年和已經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來說,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加嚴重。 低血糖的反復發生增加了糖尿病併發症風險, 尤其是心血管風險。 它最終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 並導致醫療花費增加。 重度低血糖還與死亡率增高相關。 因此, 低血糖風險最小化是選擇糖尿病治療藥物時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 包括降糖藥物在內的大部分藥物一般都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 經過腎臟清除。 肝腎功能損傷後, 藥物的不良反應會相應增加, 如低血糖發生風險。 因此, 有些降糖藥在肝腎功能受損時需調整藥物劑量, 甚至要避免使用某些經過肝及/或腎代謝排泄的種類。 但是, 臨床應用中根據肝腎功能調節藥物的使用, 劑量往往被忽略, 因此, 需要既保證療效不需根據肝腎功能調節劑量的的糖尿病治療藥物。
糖尿病防治需多管齊下
翁建平教授表示, 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 生活方式干預十分重要, 這在國際上也被非常認可。 翁建平教授表示, “但是改變一個人由來已久的生活方式, 即便是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翁建平教授最後指出, 未來的糖尿病防治趨勢是綜合考慮糖尿病防治的各個環節, 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的多管齊下。
據悉, 勃林格殷格翰與禮來合作推出降糖新藥新型DPP-4抑制劑歐唐寧 (利格列汀)不僅能夠在較低的經濟成本下實現精准降糖的效果, 而且在預防低血糖、心血管風險及體重增加方面的優勢明顯, 其主要通過膽汁和腸道以原型形式代謝, 藥物互相作用風險小, 患者在肝腎損傷任何階段都可安全使用 。
詳細閱讀:新型降糖藥歐唐寧在中國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