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小腹發燙怎麼回事?

我們的體溫是有一個正常值的, 只要處在這個範圍之內, 就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一旦超出這個值, 就意味著發燒了, 這顯然是需要及時治療的, 否則很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在生活中, 有一些朋友會感覺到小腹特別熱, 其他部位並沒有這樣的症狀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 小腹發燙怎麼回事?

腸功能紊亂屬中醫“腹痛”、“泄瀉”、“下利”等病症範疇, 並與便秘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本病與飲食不節, 過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調, 肝氣鬱結;或勞倦太過, 脾氣受損;或年老體衰, 久病髒虛, 以致脾胃功能障礙等有關。 臨床可分為肝氣乘脾、濕濁困脾、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等症型。

(1)肝氣乘脾症, 症見腹脹腹痛, 痛即腹瀉, 瀉出不多, 瀉後脹痛俱減, 胸悶暖氣, 納呆食少, 間或便秘, 每因情緒鬱怒而發作, 舌苔薄白, 脈弦。 治宜瀉肝實脾。

(2)濕濁困脾症, 症見腹脹腹痛, 腸鳴腹瀉, 飲食不當則腹痛瀉下加重, 食少不化, 噁心嘔吐, 倦怠身重, 小便不利, 舌淡胖, 苔白膩, 脈滑或濡。 治宜健脾化濕。

(3)脾胃虛弱症, 症見時溏時瀉, 水穀不化, 稍進油膩之物則次數增多, 納呆食少, 脘悶腹脹, 面色萎黃, 倦怠乏力, 舌淡, 脈細弱。 治宜健脾健胃。

(4)脾腎陽虛症, 症見黎明即瀉,

腹痛則鳴, 瀉後則舒, 腹涼喜溫, 形寒肢冷, 面色萎黃或蒼白, 食少, 神疲體倦, 腰膝酸軟。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細。 治宜溫補脾腎。

藥物治療

治療腸功能紊亂的西藥很多, 但指標客觀和療效可靠者甚少, 因該病為功能性疾病, 可伴有全身諸多症狀比如:梅核氣、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神經性厭食與腸易激綜合征,常伴有失眠、焦慮、注意力渙散、健忘、神經過敏、頭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狀。

所以治療需要運用理腸調胃安神湯全面調理心神以及五臟, 才可徹底恢復正常, 切不可頭痛醫頭, 腳痛治腳, 沒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去進行綜合治療, 而是把片面的症狀, 當成了主要症狀, 造成顧此失彼, 致使疾病反復發作, 遷延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