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能否吃艾蒿

孕婦的飲食是有非常多禁忌的, 孕婦應該知道自己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可以吃, 孕婦的飲食既需要有豐富的營養又需要清淡, 因為孕婦的飲食不僅僅是關系到自己的身體而且還影響到了胎兒的發育呢, 孕婦可以多吃一些有補血功效的食物, 那么孕婦能吃艾蒿嗎?

想要知道艾蒿是不是適合孕婦食用, 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艾蒿, 艾蒿有什么樣子的功效和作用, 經常食用艾蒿能夠帶給我們怎樣的養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

艾蒿一般指艾草,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 別名: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 植株有濃烈香氣。 莖單生或少數, 褐色或灰黃褐色, 基部稍木質化, 上部萆質, 并有少數短的分枝, 葉厚紙質, 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 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

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 外面有腺點, 花藥狹線形, 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 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 花果期9-10月。 全草入藥, 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 制艾條供艾灸用, 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

全草入藥, 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 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 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 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 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 或制藥枕頭、藥背心, 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 制艾條供艾灸用, 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溫, 入脾、肝、腎。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 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亦常用于針灸。 故又被稱為“醫草”, 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 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關于艾葉的性能, 《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 ”《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 生溫, 熟熱, 純陽之性, 能回垂絕之陽, 通十二經, 走三陰, 理氣血, 逐寒濕, 暖子宮……以之灸火, 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 有通經活絡, 祛除陰寒, 消腫散結, 回陽救逆等作用。 現代藥理發現, 艾葉揮發油含量多, 1.8-桉葉素(占50%以上), 其它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 風干葉含礦物質10.13%, 脂肪2.59%,

蛋白質 25.85%, 以及維生素A、B1、B2、C等。 灸用艾葉, 一般以越陳越好, 故有“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 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 因它可削冰令圓, 又可炙百病, 為醫家最常用之藥。 現代實驗研究證明,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 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 所以, 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 一來用于避邪, 二來用于趕走蚊蟲。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飲食對于孕婦的重要性,

飲食不僅是關系到孕婦的身體而且還關系到胎兒的發育, 所以孕婦不能亂吃東西, 要嚴格遵守孕婦飲食規則來做才行, 上文介紹的艾蒿有安胎的好處, 所以孕婦可以吃艾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