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防治寶寶濕疹 應從泡澡開始

夏季氣溫濕熱, 患上濕疹的寶寶日漸增多。 許多家長會幫濕疹寶寶洗澡後擦上乳液, 加強保濕, 但症狀都無明顯改善。 但如果可以從“泡澡”就開始進行舒緩、消炎, 就可以大幅降低因搔抓引起濕疹反復發作。

據醫師觀察, 許多寶寶因濕疹傷口缺乏保護, 皮膚乾燥導致癢感強烈, 使得孩子在擦乾身體後馬上就開始抓傷口, 有的甚至在泡澡時就忍不住開始搔抓。 這些泡澡引發的保濕空窗期, 讓傷口不斷發炎, 甚至會導致免疫永久失調。

此外, 新生兒角質層比成人薄30%, 空氣中若有過敏源、細菌, 就容易滲入體內,

誘發濕疹。 屁股、脖子、手臂都可能出現粗糙小紅點, 嚴重感染甚至會脫皮、掉屑、流湯、流膿。

若寶寶皮膚長時間發炎, 容易觸發身體免疫機能過於亢奮, 如果濕疹在兩歲前沒有治癒, 往後寶寶連流汗都可能讓肌膚過敏。 醫師建議, 保濕外應兼顧消炎止癢的預防性措施, 舒緩濕疹, 要在泡、洗、擦每個步驟都幫寶寶增加保護膜, 層層阻斷搔抓機會。

泡澡對濕疹寶寶很重要。 因泡澡時溫度較高, 除可以增加角質層的保水度, 毛細孔擴張可讓物質經皮吸收率增加, 此時若在泡澡過程中加入消炎、殺菌的藥物, 可降低皮膚細菌入侵概率和降低發炎及洗後的癢感, 同時形成保護膜, 終結濕疹的迴圈發作。 方法是:水溫維持37℃~39℃間, 過熱反而會加重傷口刺激;浸泡5~10分鐘,

泡太長反而會加速皮膚乾燥現象。 洗澡後3分鐘內擦上天然成分的乳液, 強化保護、舒緩皮膚發炎及抗癢的效果。 (曹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