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添輔食時加鹽
3個月內的小寶寶腎臟功能尚弱, 多吃咸食會增加腎臟負擔, 影響其正常發育。 3個月後的寶寶可適當吃點鹹的, 6個月後可將食鹽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 1歲以後可逐漸增多, 但也不宜超過每天2克。 如果夏季出汗較多或腹瀉、嘔吐時, 食鹽量可酌情增加。
將食物中的天然鹽分計入每天攝鹽總量內
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然鹽分, 3個月內的寶寶吃入這些天然鹽分已經足夠了。 以此類推,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也要計算天然鹽分。
用低鈉鹽取代普通鹽
低鈉鹽的含鈉量大幅減少, 卻增加了鉀和鎂, 而鉀與鎂能“排擠”體內多餘的鈉,
提防看不見的“鹽”
有的媽媽給孩子烹製食品時較少放鹽, 卻疏忽了那些無形的鹽。 最常見的無形鹽就是鹹菜、鹹魚和臘肉。 要讓寶寶口味輕, 應儘量從食譜中刪除掉這些食物。
不以大人口味為准
研究表明:成人感到鹹味時, 氯化鈉的濃度是0.9%, 而嬰幼兒感到鹹味時, 其濃度為0.25%, 不到成人的1/3。 人對食鹽的敏感度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的, 寶寶對食鹽的敏感度高於成人, 若按成人的口味來放鹽, 寶寶吃入的鈉肯定超標。
多吃點富含鉀的食品
有意識地多為寶寶安排一點含鉀多的食物, 可以抑制機體對鈉的吸收。 據測算, 蔬菜的鉀含量相當於肉類的20倍, 按照“多鉀少鈉”原則來優選食物也可以減少鹽分的攝取。
補足鋅元素
給寶寶供足含鋅豐富的食物, 有助味覺靈敏, 增強他對鹹味的敏感度。 含鋅豐富的食物有:菌類、藻類、牛肉、魚肉、豬肝、豆類、芝麻醬、鮮貝類等, 可酌情安排。 進餐時加鹽為了減少放鹽量, 又不影響口味, 父母不妨改變加鹽的時機, 即烹調時或起鍋時不加鹽, 等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上再放鹽。 因為烹調後放的鹽主要附著於食物和菜肴表面, 來不及滲入內部, 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肴表面, 故吃起來鹹味已夠, 但鹽量卻減少了, 寶寶也樂於接受。
合理挑選零食
過量的鹽還來源於寶寶吃的零食。 多選擇新鮮水果為零食, 讓寶寶少接觸果脯與炒貨, 也能有效減少鹽分攝入。
儘量少用或不用調味品
味精、醬油、蝦米等含鈉量極高, 烹製寶寶食品時要儘量少用, 最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