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交感型頸椎的自調理方法是什麼?

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出現頸椎病, 比如那些經常伏案工作的人, 經常會自我感覺到頸椎疼痛, 這是最為常見的頸椎病了, 尤其現在的低頭族越來越多, 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人拿著智慧手機低頭玩耍, 這個動作對頸椎會有很大的傷害, 一旦出現交感型頸椎的話, 大家要學會下列這些自我調理的方法。

交感型頸椎的自調理:

(一)起居調養法

本病發病後應注意休息, 積極治療。 而調養的關鍵在於預防本病的發生及復發(發作), 這一點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因此, 對本病的起居調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1)防止外傷。 由跌僕、碰擊、擠壓等所致頸部外傷性疾患, 應徹底治癒, 防止形成慢性勞損而引起反復發作。 有些外傷不易引起注意, 如坐車打瞌睡, 遇急刹車時頭部突然前傾後仰可造成頸椎損傷。 父母生氣時隨意擊打、推踢孩子的頭頸、肩背部等, 亦可致頸部損傷,

以及一些體育運動損傷等, 均可使頸部深層肌肉、韌帶和關節囊受到損害, 引起椎間失穩而易發展成頸椎病。

(2)糾正生活上的不良姿勢。 頸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頸椎病的病理基礎, 故預防慢性勞損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 生活上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 糾正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如俯臥睡姿必然扭曲頸部, 易傷害1~4頸椎;長期駝背工作、生活, 導致背弓大而使頸腰弓加深, 從而傷害頸椎的關節囊和韌帶, 致頸椎失穩而發病。 長期使用高度不合適的睡枕, 及由於睡姿不良而睡枕沒有完全支撐頭枕部或頸肩部, 不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 都會傷害頸椎的韌帶和關節囊,

成為頸椎病的直接病因。 因此必須糾正各種不良習慣和姿勢, 提倡“保健枕調養法”(見後)。

(3)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人, 脊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存在, 更需注意預防。 除注意睡姿與枕頭高度外, 天氣寒冷時要注意保暖, 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

與別人談話, 看書報和電影、電視時, 防止過分彎曲背脊, 無論坐、立、臥等各種活動, 都要重視保持脊椎的正直, 以免誘發頸椎病。

(4)注意體育鍛煉。 青壯年可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狀況和興趣的運動項目, 如跑步、拳術、健身體操和游泳等。 老年人已有椎間結構變性的, 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跑和跳, 以免引起椎間關節錯位或滑脫而發生本病, 可選用太極拳、廣播操、快步走(雙手擺動大步走)或倒行、氣功等活動。

(二)心理調養法

主要採用自暗示方法。 認為自己頸部關節穩固, 肌肉有力, 骨質健壯, 脈絡通暢, 氣血和平。 確信自己有足夠的抗病力, 頸部疼痛逐漸被局限、減輕, 一天比一天感覺良好。

(三)藥物調養法

基礎方:熟地30克, 肉蓯蓉30克, 雞血藤30克, 淫羊藿12克, 玳瑁30克, 豨薟草30克, 威靈仙18克, 骨碎補18克。

本方以補腎氣、強筋骨、通經絡、活氣血而止痹痛立意, 臨床上如證屬虛寒者, 需加制川烏、桂枝等藥;兼有熱象者可稍加羚羊角、水牛角, 老桑枝之類;兼脾虛氣弱者宜加黨參、白術;兼失眠夢多者可加酸棗仁、珍珠母等。

(四)針灸調養法

1.毫針刺法

取穴:相應病變頸椎夾脊、大椎、風池、肩井、肩髃、外關、養老等穴。

針法:中度刺激, 留針20~30分鐘, 每日針1次或隔日1次, 10次為1療程。

其中頸椎夾脊穴用0.5~1寸毫針, 進針時針尖微向脊柱斜刺, 當觸及椎體時, 將針稍提起, 再將針身彎向正中, 使針尖呈垂直刺入, 針感向頸肩部放射。 並可加溫針灸。 大椎穴用2寸毫針直刺, 刺入時針尖微斜向上, 深1~1.5寸, 局部酸脹感向兩肩或背、肩胛部放散;風池穴用2寸針刺, 針尖向對側眼眶斜刺, 深1~1.5寸, 使局部產生脹感並向頭頂、顳部、前額及眼眶放散;外關用3寸針向上斜刺, 進針1.5~2寸, 當出現酸脹感向上肢擴散時, 再大幅度撚針數下, 力爭使針感傳至肘、肩部;養老穴取穴時, 必須屈肘,掌心對胸,刺時可向內關方向斜刺,進針1~1.5寸,使手腕產生酸麻感,並儘量向肘、肩傳導。

2.耳穴按壓法

取穴:頸椎、後項、肩、腎。

方法:常規貼壓王不留行籽於所取穴上,膠布固定。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藥籽3~4次,每次5分鐘左右。5日更換藥物1次。

必須屈肘,掌心對胸,刺時可向內關方向斜刺,進針1~1.5寸,使手腕產生酸麻感,並儘量向肘、肩傳導。

2.耳穴按壓法

取穴:頸椎、後項、肩、腎。

方法:常規貼壓王不留行籽於所取穴上,膠布固定。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藥籽3~4次,每次5分鐘左右。5日更換藥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