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調理飲食 修復孩子的腸胃

春節假期, 你是不是不再嚴格控制平時不讓孩子多吃的零食?是不是讓孩子暫時放棄了一向遵守的作息時間?節後,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的胃口漸漸變差, 消化(消化食品)系統也開始出現問題?這都是“過節”惹的禍。 節後孩子的“吃飯問題”成為令家長們煩惱的一件事。

據北京兒童(兒童食品)醫院門診部的醫生介紹, 在春節後, 因為厭食、消化不良等到醫院就診的孩子比往常增加了20%左右, 前來諮詢這類問題的家長也比往日增加了不少。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和春節期間的飲食、休息的不科學以及無規律不無關係。

據瞭解, 春節期間,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飲食“寬容”了許多:平日裡控制的零食在春節期間開始“解禁”, 一些孩子用壓歲錢購買了許多自己喜歡吃的零食, 甚至用零食代替了主食。

一些家長在過年期間對孩子的暴飲暴食、挑食也不加以控制, 殊不知, 這種“寬容”其實是一種放縱, 導致孩子的腸胃疾病偷偷地萌芽、發展。 還有一些家長趁著過年給孩子“進補”, 反而導致了孩子厭食。 不少家長開始困惑:節過完了, 怎樣才能讓孩子恢復規律的飲食習慣? 案例分析 為了補償吃出消化不良

●講敘人:李小彤(女, 32歲, 網路公司程式師) 女兒霄霄今年5歲, 今年是她在北京過的第一個年, 我和丈夫幾乎把整個假期都用來陪她了,

帶她逛廟會、給她買好吃的東西, 無論女兒吃什麼都有求必應, 想趁著假期補償一下。 過年時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外面吃火鍋, 逛超市時也買了很多薯片和話梅回來給女兒。 誰知道假期還沒完, 霄霄就鬧著說肚子不舒服, 火鍋也不吃了, 喝點水也說想吐, 簡直快把人急死了。 “專家觀點” 定時定量就餐很有必要

●楊靈(幼兒(幼兒食品)園營養教師) 霄霄這種情況是由暴飲暴食導致的消化不良。 許多家長在節假日期間容易忽略孩子的飲食健康(健康食品), 導致腸胃炎、腹瀉等, 吃了過多油(油食品)膩的東西或冷飲也可能出現胃痙攣等症狀。 腸胃不適初期, 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清淡的東西, 比如稀飯等, 多吃蔬菜(蔬菜食品), 增加身體的維生素(維生素食品),

少吃肥甘厚味或油膩過多的食物。 同時, 讓孩子定時定量就餐非常有必要。 春節“進補”導致孩子厭食

●講敘人:李華陽(男, 36歲, 裝飾公司經理) 我孩子炎炎上小學六年級了, 長得像豆芽菜似的, 特別瘦小。 想到炎炎夏天就要升中學了, 過年的時候, 我們就買了很多雞、鴨、魚, 還有甲魚什麼的, 給兒子“進補”。 兒子吃了幾乎一個假期, 身體好像沒有什麼改變, 反而害怕起吃飯來了, 看見雞鴨魚就噁心, 有一次還嘔吐了。 現在, 他把吃飯當成了任務, 人也變得越來越瘦了。 “專家觀點” 補充營養還需“看人下菜”

●王桂蘭(膳食營養師) 炎炎這種情況是由不合理的飲食造成的厭食。 甲魚、人參(人參食品)等補品適合身體需要特殊調養的人,

對於孩子來說並不見得是健康營養的選擇。 如果逼迫孩子吃這些東西, 不但起不到應有的營養作用, 還會讓他們產生厭惡和反感的情緒, 導致孩子患上厭食的毛病。 出現這種情況後, 就不要再逼迫孩子在近一段時間裡吃這些食物, 可以讓孩子嘗試其他喜歡吃的食物, 再慢慢將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搭配其他食物, 或者加工成孩子喜歡的顏色和形狀, 增強孩子食欲。 提醒 節後飲食應清淡

●王應麟(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由於孩子在節日期間飲食不均衡, 節後要把飲食的重點放在調養方面。 首先, 少吃大魚大肉以及油炸類的食品,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給腸胃造成負擔。 其次, 要避免過冷、過硬或辛辣的食物,

這也是在減輕腸胃的負擔。 綠葉蔬菜、豆類、水果(水果食品)等清淡的食品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對調養和清理腸胃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