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亞健康的方法
導致亞健康的因素
⒈飲食不合理。 當機體攝入熱量過多或營養貧乏時, 都可導致機體失調。 過量吸煙、酗酒、睡眠不足、缺少運動、情緒低落、心理障礙以及大氣污染、長期接觸有毒物品,
⒉休息不足, 特別是睡眠不足。 起居無規律、作息不正常已經成為常見現象。 對於青少年, 由於影視、網路、遊戲、跳舞、打牌、麻將等娛樂, 以及備考開夜車等, 常打亂生活規律。 成人有時候也會因為娛樂(如打牌、麻將)、看護病人而影響到休息。
⒊過度緊張, 壓力太大。 特別是白領人士, 身體運動不足, 體力透支。
⒋長久的不良情緒影響。 造成亞健康的生活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⒈過度疲勞造成的精力、體力透支。 由於競爭的日趨激烈, 人們用心、用腦過度, 身體的主要器官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負荷狀態;
⒉人體的自老化, 表現出體力不足、精力不支、社會適應能力降低;
⒊現代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的前期。 在發病前, 人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出現器質性病變, 但在功能上已經發生了障礙, 如胸癖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等;
⒋人體生物週期中的低潮時期。 即使是健康人, 也會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處於亞健康狀態, 例如女性在月經來潮前表現出的煩躁、不安、情緒不穩、易激動等。
中藥治療
1.平衡觀與亞健康
中醫理論認為健康人應是平衡協調的有機體, 《素問·生氣通天論》有文:“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 ”這裡的“平”與“秘”均指平衡, 以陰陽為綱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 《素問·調經論》也對平人進行定義:“陰陽勻平, 以充其形, 九候若一, 命曰平人。 ”正常機體在一定限度內通過自我調節,
2.平衡觀在亞健康調治中的作用
中醫理論中“陰陽平衡即健康”的理念, 為亞健康狀態的調治指明了方向。 臨證做到“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 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 理應收到較好效果。
⒉1 指導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人體以陰陽為代表的臟腑, 精、氣、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協調是最佳狀態, 一言以蔽之:“陰平陽秘”, 即完全健康。 一旦陰陽之間這種平衡狀態出現偏離, 可以概括為陰虛、陽虛、氣虛、痰濕等諸證, 人體就會出現各種趨向病理的亞健康狀態。 目前亞健康狀態也可以用鹿參。 正元膏進行調理。 調治從整體的平衡觀出發,
⒉2 指導藥物干預 利用藥物“溫、熱、寒、涼”之氣, “升、降、沉、浮”之性, 可單味, 也可複方, 逆其病勢, “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 以期平衡。 如症見神疲乏力, 少氣懶言, 精神萎靡之氣虛證, 可補氣以調虛。 對於聲高氣急, 煩躁易怒, 舌紅苔黃燥的鬱熱證, 可瀉實以調情志。
⒉3 指導保健品的選擇及飲食調節 市售保健品標注功能繁多, 都聲明無毒副作用, 但其性能多有寒熱之異, 偏補者居多, 偏瀉者亦不乏。 黃氏認為中老年亞健康的發生與亂用保健補品相關。 因此在使用時, 要全面瞭解它的功效特點, 根據體質的寒熱虛實選用。 飲食要營養全面合理, 既要重視五味對人體的促進作用,
⒉4 指導養生 中醫幾千年的養生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創造出多種方法:運動、氣功、導引吐納、情勝療法等。 平衡觀要求大家在方法選擇上注意勞逸結合, 平衡適度。 例如喜可讓人情志愉悅, 血脈通利, 但過喜則“氣緩”。 適量運動可促進血行, 疏通經絡, 改善體質, 增強機能, 但過勞則傷津耗氣。 總之要“法於陰陽, 合於術數,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以適合個體為度, 以“陰陽平和”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