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閉鎖小孩死前征兆
如果說孕媽媽們順利分娩, 見到了期待已久的小寶寶, 那么千萬不要開心的太早。 因為隨著胎兒的出生, 各種疾病也會突然發作。 膽道閉鎖, 就是一種沒有任何征兆的先天性疾病。 雖然發病率不高, 但是一旦出現膽道閉鎖, 那么就會導致肝功能衰竭。 那么, 膽道閉鎖出現的征兆是什么呢?
先天性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占新生兒長期阻塞性黃疸的半數病例, 其發病率為1∶8000-1∶14000個存活出生嬰兒, 但地區和種族有較大差異。 先天性膽道閉鎖是一種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 并可導致淤膽性肝硬化先天性膽道閉鎖而最終發生肝功能衰竭, 是小兒外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 也是小兒肝移植中最常見的適應證。
大多數病人將在一年內因為肝功能衰竭而死。 手術是治愈的惟一方式。
1.手術
手術方法包括三部分:①肝門纖維塊的剝離, 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②空腸回路重建;③肝空腸吻合。 手術的基本思路在于即使肝外膽管已經閉鎖, 在肝門附近仍可能有殘存的微小膽管。 如果能將肝門纖維塊適度的切除, 則膽汁有可能順利排出, 病人得以存活。
2.肝移植
肝移植是先天性膽道閉鎖發展至終末期惟一有效的治療手段。 在小兒(年齡小于18歲)肝移植中, 先天性膽道閉鎖所占比例接近一半, 其中1歲以內中, 所占比例約90%。 手術后約67%的兒童在成人之前仍需要肝移植救治, 由此, 手術成為了病人在接受肝移植以前的一種過渡性治療。 通常, 病人接受肝移植手術時機被認為是手術術后膽紅素持續在10mg/dl以上和年齡120天以上肝臟已出現明顯硬化。
膽道閉鎖的典型病例嬰兒為足月產, 大多數并無異常, 糞便色澤正常, 黃疸一般在生后2-3周逐漸顯露, 有些病例的黃疸出現于生后最初幾天當時誤診為生理性黃疸。 糞便變成棕黃、淡黃米色, 以后成為無膽汁的陶土樣灰白色。 但在病程較晚期時偶可略現淡黃色。 尿色較深將尿布染成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