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手總是張開好嗎

養過小孩的可能都知道, 剛出生的寶寶雙手基本都是緊握著的, 也會有伸開的時候, 但次數并不是很多。 因此, 在發現自己的孩子老是張開著手的話, 做家長的肯定很緊張, 甚至會跟腦癱這種新生兒高發病聯系在一起。 那么, 新生兒手總是張開好嗎?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 寶寶的手大部分時間是呈握拳狀態, 拇指被其他四個指頭包在里面, 有時會伸出來。 這是因為寶寶大腦皮層發育尚不成熟, 對手部肌肉活動調節能力有限, 造成屈肌的力量要強于伸肌, 所以寶寶總是攥著小拳頭。

當然, 由于個體差異, 也有些新生寶寶的手是呈伸展狀態的, 但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一切正常, 吃喝玩睡也挺好, 媽媽則不用過于擔心。

隨著月齡的增加, 寶寶的神經系統會逐漸發育成熟, 屈肌的力量就會逐漸減弱, 伸肌的力量逐漸增強,

二者會逐漸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這時, 寶寶的小手就會呈現出自然的狀態了。 如果超過4個月后, 寶寶的手仍然持續握拳, 不能張開或者拇指內收, 就要警惕小兒腦癱疾病。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腦癱?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 來判斷寶寶是不是腦癱:

1、握持反射

新生兒出生后, 醫生會在24小時內給寶寶進行第一次身體檢查, 除了體格檢查, 還要做一些神經學檢查, 要進一步評估新生兒的感覺、動作以及反射反應等。 如果新生嬰兒沒有握持反射, 或者是握持反射到了應消失的時候而未消失, 都屬于不正常的狀況, 爸爸媽媽應該引起警惕。

2、通過癥狀判斷

身體異常:腦癱患兒手一般呈現握拳的狀態, 而且頭頸松軟抬不起頭來, 將他懸空抱時, 四肢呈下垂狀態。 另外還可能出現身體突然僵硬, 如在仰臥位時給孩子穿衣, 屈曲他的身體或擁抱他時會感到困難。

情緒不穩定: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 或者非常安靜, 睡得太多, 或者3個月時還不會笑。

喂養困難:寶寶會有吸吮無力、吞咽困難, 口腔閉合不佳等表現, 舌頭常將奶和食物推出。

發育遲緩:腦癱寶寶學會抬頭、坐和運用雙手要遲于同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