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寡人的健康糾結209期:睡覺抽搐是因為在長個?

人們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 前一秒還在睡夢中奔跑, 後一秒就腳下一步踩空。 這時, 人們通常會出現身體抽搐, 進而在睡夢中驚醒過來。

豆ZI妹曾經打趣我, 說這種睡夢中的抽動行為是在長個。 寡人聽後心中不禁暗喜, 要是真能長高幾公分, 寡人在睡夢中多踢醒幾次也是值得的。 只是, 這種說法究竟可不可靠呢?

本期話題:睡覺抽搐是因為在長個?

本期出場人物:豆ZI妹

你在睡著以後,

也出現過突然抽搐著踹了一下腿的現象嗎。 這種現象會讓人們在睡眠中驚醒, 如果一個晚上出現數次, 那麼的確會影響人們的睡眠品質。 不過, 有人認為這種抽搐跟人體在長個的關係密切, 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來瞭解一下人體為何會睡眠抽搐。

睡眠抽搐是一種無害的生理現象

睡眠抽搐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地抽動, 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 發生在入睡時, 人們不由自主地“抖動”一下, 這種現象稱為入睡抽動, 是一種不受意志控制的全身肌肉性抽搐。 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正常人身上, 一天內可能會感覺到一至兩次入睡抽動, 而更多的不強烈的抽動不會被睡夢中的我們覺察到。 同時, 有證據表明, 壓力過大或者睡眠不規律會導致更多入睡抽動的發生,

但是作為一種無害的正常生理現象, 多抽動幾次也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抽搐次數過多, 達到持續每二十到四十秒抽動一次的情況, 就不再是入睡抽動, 而是一種叫做週期性肢體運動紊亂的睡眠障礙了。

入睡抽動原因尚未明確 或因神經作用

關於入睡抽動的原因, 人們至今對其知之甚少。 現在比較流行的假說有如下兩種。 果殼網提到一種假說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神經活動。 這是因為人從清醒到入眠需要經歷一系列的複雜神經反應, 從而實現人們從清醒到睡眠狀態的切換。 然而在這個切換過程中, 網狀啟動系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肌肉在入睡時也會發生狀態的切換,

但是如果切換時RAS出現錯誤, 就會刺激神經引發抽搐現象。

此外還有另一個觀點, 即認為這是大腦工作中的一個小故障。 這是因為人們入睡抽動可能是來源於皮層下的活動, 入睡時, 全身的肌肉開始放鬆, 因為缺失一個回饋信號, 導致大腦誤以為這種肌肉放鬆是身體下落的危險資訊, 因而調動運動系統以保護自己, 從而產生肌肉抽搐。 這種觀點將入睡抽動與下落的感覺聯繫了起來, 與人們睡夢中下墜感受相契合。 但是這個假說並沒有找到深入的功能性的解釋, 所以還需要進一步實驗的證實。

入睡抽抽動跟長個沒關 平時注意減壓

由此可知, 這種現象跟人們長個並沒有關係, 而且如果此種情況頻繁出現還要警惕個人是否患上疾病。

其實, 我們人體平時的打嗝、入睡抽搐, 以及疲勞或緊張時出現的肌肉抽搐都屬於正常的生理活動, 所以偶爾出現可以不用在意。 而且白天, 人也會抽搐, 只不過人在白天處於“運動”狀態, 不太能關注到。 有證據表明, 壓力過大或者睡眠不規律會導致更多入睡抽動的發生, 如果你經常出現睡眠抽動, 那麼適當給自己減減壓吧。

往期回顧:登革熱猖獗如何防蚊控蚊?

不穿秋褲會不會患關節炎?

眼白上有紅血絲是不是病?

()獨家專稿, 歡迎分享, 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