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多動症 練體育就能好嗎?
醫學指導/廣州腦科醫院早期幹預科主任、兒少科主任曹莉萍
現在, 被診斷出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俗稱“多動症”)的孩子越來越多, 有的父母覺得這是“過度診斷”, 問題並沒有醫生說得那麼嚴重, 也許孩子太好動, 不是讀書的料, 讓他們去練體育就好了——23枚奧運會金牌得主菲爾普斯就是一個ADHD患者, 走這條路不是很成功嗎?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剖析了菲爾普斯的患病、治療和訓練的全過程, 發現問題並不簡單, 建議父母積極治療, 以免孩子長大後出現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文/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伍展虹
菲爾普斯並未“戰勝”ADHD
美國游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贏得23枚奧運會金牌, 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奧運選手。 但是, 他在10歲的時候, 曾因好動搗蛋、上課不集中精神而被診斷為ADHD。 之後他服用利他林(一種中樞興奮藥)治療數年, 病情似乎有所好轉, 但有時護士跑到學校追著他吃藥, 搞得他在小夥伴面前很沒面子。 於是, 他在13歲時決定用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 又發現游泳訓練能夠讓自己學會自律。
美國家庭治療師瑪裡琳·韋奇博士認為, 菲爾普斯的ADHD診斷不像是有生物學基礎的疾病, 或者是有大腦缺陷, 否則即使有運動天賦也是很難克服疾病的。 因此, 家長們除了藥物以外, 也可以尋找其他治療方法。
ADHD很常見。 在2016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相關活動上, 廣州腦科醫院早期幹預科主任、兒少科主任曹莉萍介紹說, 兒童中ADHD的患病率為5%, 一部分人的病程延續到成人, 而成人的患病率也有2.5%。 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確切病因不清楚, 患者常常在兒童青少年期出問題, 在幼稚園階段表現出多動的症狀,
到了小學階段, 學校要求很嚴格, 學生上課必須坐得住, 而患者的表現就更突出了, 很多人到了這時候才會被老師關注, 進而被識別出來——他們根本沒辦法專心上課, 手上小動作不斷, 經常找人說悄悄話, 影響別人上課, 嚴重者會突然大吼大叫, 容易發生衝動行為。 ADHD患者即使智力正常, 上述症狀也會影響學習, 也影響其人際交往——由於控制力比較弱, 他們不知道做事的分寸, 例如隨意觸摸別人的東西。
曹莉萍表示, 不要把ADHD當成“心理問題”, 建議積極治療。 她不認為ADHD普遍存在“過度診斷”的問題, 那是因為人們過去了解不多, 現在老師重視了,
不專心的話 體力活動也做不好
得了ADHD不要忌諱是精神疾病, 宜早期干預。 曹莉萍建議, 精神心理問題要及早到精神科就診, 找專業醫生明確問題性質, 然後給出干預方案, 而不是單純找心理醫生, “不少孩子只找心理醫生, 延誤了治療。 ”
程度不重的ADHD患者不一定需要吃藥, 可進行心理干預。 很多患者的家庭關係不和諧,
病情嚴重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根據患者的反應決定用藥時間長短。 一部分患者會慢慢緩解, 不用長期維持治療。 曹莉萍建議患者要長期接受醫生隨訪, 特別是在初中和高中的高危年齡段。 有的患者病情出現慢性化的傾向, 反復出問題, 有點類似糖尿病和高血壓, 建議長期用藥。
有些患者家長覺得,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就想讓他們像菲爾普斯那樣練體育, 或者早早出來幹體力活。 對此, 曹莉萍提醒, 菲爾普斯系統接受了兩三年的利他林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