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膨松劑的使用方法

膨松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調味材料, 而且很多人在買零食的時候, 都會非常常見到這樣的調味品。 很多人認為膨松劑具有非常大的危害, 可能會導致人體出現多種腸胃吸收異常的表現。 為了能夠讓更多人瞭解這種物質, 本文列舉了下面這種膨松劑的使用方法, 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幫助。

作用:

膨松劑不僅能使食品產生鬆軟的海綿狀多孔組織, 使之體積膨大, 口感柔軟, 而且能使咀嚼時唾液很快滲入製品的組織中, 以透出製品內可溶性物質, 刺激味覺神經, 使之迅速反應該食品的風味。 當食品進入胃之後, 各種消化酶能快速進入食品組織中, 使食品能容易、快速的被消化吸收, 避免營養損失。

膨松劑可分為生物膨松劑和化學膨松劑兩大類。 生物膨松劑俗稱酵母, 是面製品中一種十分重要的膨松劑。 它不僅能使製品體積膨大, 組織呈海綿狀,

而且能提高面製品的營養價值和風味。 過去食品中大量使用壓榨酵母(鮮酵母), 由於其不易久存, 製作時間長, 現在已廣泛使用由壓榨酵母經低溫乾燥而成的活性乾酵母。 活性乾酵母使用時應先用30℃左右溫水溶解並放置10分鐘左右, 使酵母菌活化。 酵母是利用麵團中的單糖作為其營養物質, 它有兩個來源:一是在配料中加入蔗糖經轉化酶水解成轉化糖;二是澱粉經一系列水解過程後, 最後成為葡萄糖。

複合膨松劑的配製原則是:

(1)根據產品要求選擇產氣速度恰當的酸性鹽。 複合膨松劑的產氣速度依賴於酸性鹽與NaHCO3的反應速度, 不同的產品要求髮粉的產氣速度不盡相同。 如蛋糕類中使用髮粉應為雙重髮粉, 因為在烘焙初期產氣太多, 體積迅速膨大, 此時蛋糕組織尚未凝結, 成品易塌陷且組織較粗, 而後期則無法繼續膨大;若慢性髮粉太多, 初期膨大慢, 製品凝結後, 部分髮粉尚未產氣, 蛋糕體積較小, 失去膨松意義。 饅頭、包子所用髮粉由於麵團相結較硬,

需要產氣較快, 若凝結後產氣過多, 成品將出現"開花"現象。 而像油條類油炸食品, 需要常溫下盡可能少產氣, 遇熱產氣快的髮粉。

(2)根據酸性鹽的中和值確定NaHCO3與酸性鹽的比例。 "中和值"的概念, 是指每100份某種酸性鹽需要多少份NaHCO3去中和, 此NaHCO3的份數, 即為該酸性鹽的中和值。

在複合膨松劑配製中, 應盡可能使NaHCO3與酸性反應徹底, 一方面可使產氣量大, 另一方面能使髮粉之殘留物為中性鹽, 保持成品的色、味。 因此, 酸性鹽和NaHCO3的比例在複合膨松劑配製中需特別注意。

(3)酵母和複合膨松劑單獨使用時, 各有不足之處。 酵母發酵時間較長, 有時制得的成品海綿狀結構過於細密, 體積不夠大。 而合成膨松劑則正好相反, 製作速度快、成品體積大, 但組織結構疏鬆, 口感較差, 二者配合正好可以揚長避短, 制得理想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