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驚悸失眠的中醫調理方

人在遭受重大的自然災害襲擊後, 可出現如心悸、失眠、噩夢、恐懼、易驚醒及顫抖、呼吸困難、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頭暈眼花、記憶力減退或悲傷、情緒低落、麻木、冷漠、失望、心裡空虛、疲倦、食欲減退等一系列的應激反應。 若這些反應在較短時間內得不到調整, 持續四周以上則會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上述症狀屬中醫“驚悸”、“怔忡”、“不寐”、“不得眠”、“不得臥”、“梅核氣”、“婦人髒躁”等範疇。 其發生有外界刺激及體質因素兩方面的原因。 五志過極, 心神被擾, 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 則出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神志不寧或健忘、反應遲鈍、精神萎靡等一系列症狀。

悲憂傷肺, 肺氣不足則呼吸困難, 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情志不暢, 肝氣鬱結, 肝的疏泄功能減退, 則見胸脅少腹脹痛不適, 情緒低落, 心情抑鬱;肝氣升泄太過則急躁易怒、口苦、頭暈;肝木橫乘脾土則見嘔逆噯氣、脘腹脹滿、腹痛腹瀉;木不疏土則食欲減退、納穀不化。
老人、婦女、兒童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易感受人群, 因這部分人多心脾兩虛或心膽氣虛, 稍有所感, 即發上述諸症。
在歷代醫家治療經驗的基礎上, 我們擬定了以下基本方劑:柴胡12克, 黃芩12克, 半夏12克, 黨參12克, 梔子9克 (炒), 香豉7克, 茯神12克, 石菖蒲9克, 龍齒24克(先煎), 遠志12克, 酸棗仁18克(炒、搗), 夜交藤24克, 琥珀4克(研、沖), 燈心草6克, 甘草6克, 生薑3片, 大棗4枚。
每日一劑, 水煎, 分兩次服。
方中之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黨參、甘草、生薑、大棗)和解少陽, 疏暢氣機;梔子豉湯(梔子、香豉)清宣鬱熱;安神定志丸(茯神、石菖蒲、龍齒、遠志、黨參)益氣鎮驚, 安神定志;酸棗仁湯(酸棗仁、茯神、甘草、川芎、知母)養血安神。 琥珀助安神定志丸鎮驚安神, 夜交藤助酸棗仁湯養心安神, 燈心草助梔子豉湯清心除煩。
心火偏亢, 心煩神亂, 驚悸怔忡, 失眠多夢, 舌紅脈數者, 可以本湯劑送服朱砂安神丸;心悸失眠, 耳鳴耳聾, 視物昏花證屬心腎不交者, 可以本湯劑送服磁朱丸;心煩少寐, 頭暈耳鳴, 煩熱盜汗, 精神萎靡, 腰膝疲軟, 咽幹, 健忘者, 可以本湯劑送服交泰丸;素體陰虧血少, 症見虛煩心悸, 睡眠不安, 精神衰疲, 健忘,
大便乾燥, 口舌生瘡, 舌紅少苔, 脈細數者, 可合天王補心丹加減;心脾兩虛, 症見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多夢易驚, 體倦食少, 面色萎黃, 舌淡苔薄, 脈細弱者, 可合歸脾湯加減;膽虛痰熱上擾, 症見膽怯易驚, 虛煩不寧, 失眠多夢, 嘔吐呃逆者, 或合溫膽湯加減;心脾血虛, 症見失眠多夢, 心悸心慌, 面色萎黃者, 可合茯苓散加減;脾虛偏寒, 症見失眠, 便溏者, 或合壽脾煎加減;肝郁化火, 肝陽上亢, 症見失眠, 心煩、口苦者, 可合瀉肝安神丸加減;心氣不足, 心血虧虛, 症見心悸怔忡, 氣短自汗, 精神倦怠, 少氣懶言, 少寐多夢, 健忘者, 可合柏子仁丸加減;遭受自然災害, 跌打損傷, 症見瘀血徵象者, 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