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將成為美國富人致死率最高疾病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2日報道, 心臟病是全美健康的最大殺手, 但是對于美國的富人群體而言, 癌癥將成為他們健康的最大威脅。
一份新報告發現, 由于富裕群體可以吃到更新鮮的食物和更有效的藥物, 享受到更好的醫療待遇, 對于他們而言, 心臟病變得更加可防控。 這表明貧困階層的狀況并沒有太大變化, 肥胖癥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壓力仍在攀升。 但到2020年, 高收入國家的情況將會發生轉變。
斯坦福大學藥學院的Latha Palaniappan教授是該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 他告訴HealthDay:“過去20年的數據表明,
隨著醫學的進步, 我們在預防疾病致死方面正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在美國, 死亡率每年下降約1%。 但根據Palaniappan博士研究團隊評估的死亡率來看, 這一進步更傾向于高收入群體。
12日發表在藥學核心刊物Annals of Medicine上的一份報告顯示, 2003年至2015年期間, 心臟病死亡人數每年下降1.5%(累積下降了28%), 癌癥死亡人數每年下降1.5%(累積下降了16%)。
就兩種疾病的致死率而言, 高收入群體中的下降幅度較大, 其中心臟病致死率的下降幅度更大。 在美國較富裕群體中, 心臟病致死率下跌了30%, 而較貧窮群體的心臟病致死率僅下跌了22%。 同時, 較富裕群體的癌癥致死率下降了18%, 而較貧窮群體的癌癥致死率只下降了11%。
但是, 這也揭示了一些頑固的矛盾。 在人口迅速老齡化的國家, 國民從小到大都少活動、易肥胖、好吃糖分及脂肪飽滿的食品和加工肉類, 因此這些矛盾可能會阻礙防控心臟病風險統一方法的確立。 (張藍艷 李宗澤)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