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養生保健

大暑, 二十四節氣之一。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 太陽到達黃經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 ……暑, 熱也, 就熱之中分為大小, 月初為小, 月中為大, 今則熱氣猶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氣溫最高, 農作物生長最快, 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 搶收搶種, 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民間有飲伏茶, 曬伏薑, 燒伏香等習俗。

2012年大暑的時間是 陽曆(西曆)07月22日 陰曆(農曆)六月初四18點51秒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

分水生與陸生兩種, 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 大暑時, 螢火蟲卵化而出, 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 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 這大雨使暑濕減弱, 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計算公式:公式[Y*D C]-L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 D=0.2422, L=閏年數, 21世紀C=22.83, 20世紀=23.65。

舉例說明:2088年大暑日期= [88×0.2422 22.83]-[88/4]=44-22=22, 7月22日大暑。

大暑文化

大暑習俗

“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 ……暑, 熱也, 就熱之中分為大小, 月初為小, 月中為大, 今則熱氣猶大也。 ”

大暑是最熱時節, 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 各地旱、澇、風災最為頻繁, 搶收搶種, 抗旱排澇等農業活動較為繁重的時節。 民間有飲伏茶, 曬伏薑, 燒伏香等習俗。

“大暑大雨,

百日見霜”, “大暑展秋風, 秋後熱到狂”。 而與農業有關的諺語有“大暑不暑, 五穀不起”, “大暑無酷熱, 五穀多不結”等。

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 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 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大暑節氣養生

大暑時節, 陽氣最盛的時節, 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 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 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大家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 重點防治。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 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禦酷暑,

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 出現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狀。

防中暑

生活常識上介紹說, 進入夏季後, 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失的熱量, 大氣中的熱量不斷積累, 到大暑期間, 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 所以大暑炎熱。 大暑一般正值“中伏”前後,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氣溫最高。 這讓我們聯繫起一個詞“中暑”。

飲食

暑天, 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 是減少疾病, 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 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 由於夏令氣候炎熱, 易傷津耗氣, 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 《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 食以隨之”, “穀肉果菜, 食養盡之”的論點。

防疾病

大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由於大暑時節各地明顯濕熱的特點, 在這種氣候條件下, 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面癱等)、風濕、感冒等是高發疾病。 健康養生專家指出:“雖說現在的居住條件比原來要好, 空調、電扇一樣不少, 但正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 造成了人體體溫調節失常, 各種大麻煩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