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盤血池是怎麼形成的

胎盤和子宮是孕婦生產、寶寶出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生產系統, 但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 孕婦的子宮和胎盤常常會出現異常狀況, 若不及時醫治, 勢必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 所以, 定期的產檢必不可少, 當發現異常時也必須及時就醫。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瞭解一下, 胎盤血池是怎麼回事吧。

胎盤是什麼

胎盤是孩子和媽媽的溝通橋樑, 是二者進行氧氣、營養、血液交換的工具。 它依附于子宮, 從媽媽的身體中獲取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元素, 再傳送給孩子。 因此對於寶寶來說, 它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旦胎盤出現反常, 就會直接阻礙到孩子的成長, 甚至會造成胎死腹中的慘劇。

胎盤的構造

胎盤是胚胎和母體組織相結合後所產生的黃金物質, 主要由以下三者構成:

1.葉狀絨毛膜

這是胎盤最關鍵的部分, 它的大部分構造就是絨毛, 這種絨毛膜是按照級別不斷發育而成, 從一級發育到三級。 母體受孕約一個月時, 絨毛內的血管也開始逐漸產生, 胎盤循環系統也就此出現。 腹中孩子的發育需要許多黃金物質的支援, 該循環系統能夠從流過胎盤的血液中汲取各種元素, 這也就體現了它的價值所在。

2.羊膜

這是胎盤的最裡層, 它非常薄, 少則0.02毫米, 多則0.5毫米。 雖然很薄, 卻又是由5層更薄的膜構成的, 這五層膜分別是纖維母細胞、上皮細胞層、基底膜、緻密層和纖維母細胞。

3.底蛻膜

這種膜的最下端存在著一層非常薄的板, 醫學上稱為蛻膜板,

通過這塊薄板, 孕婦的子宮螺旋動脈就可以和寶寶的血液進行匯合, 寶寶以此來和母親的血液完成交換工作。

胎盤血池是怎麼回事

胎盤血池(也稱胎盤靜脈池)在胎盤絨毛中心部分無絨毛處, 胎盤實質中的較大的近圓形暗區, 可見細密光點從側壁流入暗區內, 若範圍大, 將影響絨毛血流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