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臨界風險要不要緊
我們都知道在整個孕期檢查中唐篩是最為受關注的一項, 因為這項是判定胎兒大腦智力發育是否生產的重要標杆。 但是有些孕婦在唐篩檢查完之後得到的確實唐氏臨界風險值, 這讓很多的父母都特別的緊張, 特別怕自己的寶寶會是唐氏兒。 那麼如果唐篩時臨界風險值到底要不要緊呢?
唐氏篩查結果為“高危”僅僅表明胎兒患唐氏兒的概率高於國際標準值, 但並不表示胎兒就一定為唐氏兒。 所以接下來要近一步確診胎兒是否真的是唐氏兒。 確診唐氏兒一般用羊膜腔穿刺或絨毛檢查確認。
臨界風險只是代表胎寶寶患唐氏兒的幾率很大, 並不是確診。 所謂臨界風險就是21三體風險值1比317.高風險1比250臨界風險1比2501比500底風險1比500。 造成臨界風險主要是因為現代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可以肯定胎寶寶患唐氏兒的地步。
唐篩檢查可以篩檢出60~80%的唐氏症患兒。 但是唐篩檢查只能輔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幾率大小, 但不能確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 當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 懷有唐氏兒的幾率高, 但化驗指數正常, 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 因此每一位准媽媽都要堅持做孕期檢查,
孕婦在孕期做唐氏篩查是很重要的, 必須引起重視。 為了降低唐氏兒的出生, 孕婦懷孕了一定時間後, 需要進行唐氏篩查。
唐氏綜合征沒有那麼容易得, 一般是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